在陆潜所熟悉的时空里,“疾速追杀”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作品。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首先,电影的两位导演都是替身演员/武术指导出身。
也就是说,两位导演对于打斗场面的镜头调度和武打设计都有着非常清楚的构想,但他们对于文戏的掌控能力趋近于零,于是两个人扬长避短,充分地将打斗场面的魅力发挥到最大,这也成为电影成功的原因。
其次,两位导演终究不是专业导演,天赋的局限性还是限制了电影魅力的进一步放大。
剪辑功力的欠缺是致命的,在系列第一部里,基努-里维斯身手不够矫健的缺点就已经初步暴露出来,而后在第二部、第三部更是被进一步放大,以至于影响到电影观感。
整体而言,“疾速追杀”的缺点在于两点,动作场面的爽感被剪辑拖后腿,然后文戏几乎没有能够帮上忙。
关于前者,陆潜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洪家班,特别是管舟的矫健身手,通过“突袭”就已经得到了证明。
而这次在“疾速追杀”里,洪家班又重新设计了管舟的整个武打风格,以枪械和硬朗的拳脚功夫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不同于“突袭”的打斗风格。
从试映来看,效果非常好。
管舟在侯晓川的镜头里呈现出一个全新形象,沉默寡言之中又带着淡淡哀伤和流浪气质的男主角形象,再加上洪元和全新设计的武打动作,可以看得出来男主角因为受伤且久疏阵仗而导致身手有些生涩,却依旧展现出杀伐果决的手段,刹那间就让管舟的形象与“突袭”区分开来。
其实,对于动作演员来说,最大的困扰就是形象定格——
从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Stallone)到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Schwarzenegger),从成龙到李连杰,从范-迪塞尔(Vin-Diesel)到道恩-强森(Dwayne-Johnson),全部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凭借着一部动作电影闯荡出名号之后,形象就马上定格,在整个演员职业生涯里都很难很难打破桎梏。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动作演员后来都会尝试喜剧,打破自己的形象束缚。
当然,管舟也必然会面临相同的困扰,但幸运的是,管舟就如同一张白纸,任由陆潜在上面涂涂写写。
“突袭”展现出一个青涩特警的成长,“疾速追杀”则展现出一个隐退江湖杀手的被逼无奈,两个角色自身色彩的不同,将管舟身上不同侧面的气质放大,然后通过洪元和武打动作的设计,最终赋予管舟不同的形象。
而且,侯晓川的摄影风格、调度能力、剪辑水准都是得到认可的潜在大师,他成功地将管舟身上那种夹杂着残忍和天真的气质融入镜头里,这对于塑造男主角魅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陆潜没有任何意见需要补充,侯晓川确实宝刀未老,电影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突袭”的干净和凌厉,画面里几乎看不到血腥,却依旧能够感受到脊梁骨发凉的惊悚。
陆潜最喜欢的部分就在于,侯晓川将“疾速追杀”的拍摄城市安排在了朗歌。
这是一座靠近北部的大城市,城市规模和兰川相差无几,甚至可能还要稍稍大一些,但天气环境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