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生命邀约 > 四十九 如何理解道学的形成和普及过程(七)

四十九 如何理解道学的形成和普及过程(七)

我们探究宋代士人的心性时,最大的问题是科举。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作为一个士,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成为官僚居人之上,而宋代在制度上使之成为可能的是科举制度。

同是父亲早逝、后被母亲和母亲周围的人(娘家或后夫)养育的范仲淹和欧阳修的成功故事象征性地说明了科举的权威。两人都是科举中进士,后在官界步步高升,最终成为士大夫们的领袖人物,君临士大夫阶层。范仲淹的政敌吕夷简、欧阳修批判的骈文家杨亿,虽然都有守旧派的印象,但是其实都是科举中举后进入官界的新官僚。

唐代科举允许事前请托。考生把平时做的诗写的文章进呈给考官推销自己的现象很普遍。宋代真宗时禁止,考官只能阅匿名的考卷。更有欧阳修当考官的嘉祐二年(1057),科举考试突然要求用古文写答案,一直学习骈文写作的考生们一时大闹。但是这次考试却有苏轼、苏辙兄弟以及张载、吕惠卿等后来扛起时代大梁的人才大量中第。这次科举考试给庆历改革带来决定性的时代变化。

接踵而至的就是王安石的改革。熙宁三年(1070)是上千年科举考试历史的分水岭。隋朝以来持续近五百年的重视诗赋的倾向,被改变成以经义(对经书的解释)为中心的考试。随后,虽然元祐更化时诗赋又重新复活,南宋时期两者并存,但是元明时期继承了王安石的路线。严格意义上说,不是继承了王安石路线,而是因为赞同王安石科举路线的道学——朱子学路线取得了胜利。元祐更化时,在科举问题上司马光也是基本支持王安石方针的。主张恢复诗赋的是苏轼。苏轼与程颐的不睦,在这样的地方也显现出来。

经义出题的经书,分兼经(选修)和本经(必修)。必修是《论语》和《孟子》。选修是从五经《易》、《书》、《诗》、《周礼》、《礼记》中任选一个。经义以外还有评论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论”、关于时事问题的建白书“策”。这种形式经过少许调整,被朱子学继承。必修中追加了《大学》和《中庸》,选修中把《周礼》换成《春秋》,回复到原来的形式。因此必修的就成了四书。

熙宁科举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完善学校制度。继承范仲淹的方针,地方也设立了学校,原则上只有这里的学生才有科举考试参考资格。到了徽宗时代完成了三舍法。学校教育课程配合科举改革,重视经书解释,而所用的教材,王安石他们也给准备好了。这就是《三经新义》。王安石、王雱父子亲自执笔注释《周礼》、《尚书》、《诗》三经,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重点项目,印刷后分发给各地的学校。除此之外王安石还做过很多注释,继承他的系谱的新法党派中也出了很多注释家。北宋末期,从哲宗亲政时期到徽宗时代,这些注释书都被规定为公认参考书。道学者虽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了一些注释书,但是即使在南宋后期道学系统学者的藏书目录中也并没有占据多数,由此可见新学的影响力之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