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17)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17)

关键王苏檀与宁易二人的后代也争气,他们的长子王曦与长孙王羡都高中状元,还都和母亲与奶奶一般做到了四入头,后人是这么评价当时的王家:三世状元一门宰相,五朝元老三代帝师。

庆朝给王苏檀的谥号也是历史独一份,单一个「文」,要知道此方世界的谥号规则是君主用单谥臣子用双谥,更别说王苏檀薨后当时的庆朝皇帝仁宗还追封老师为荆王,根据封建时代用谥号和官爵来敬称先贤的传统,什么曾文正,什么杜工部啦,王家后人对王苏檀的称谓便是荆文王,应了「小说需要逻辑但现实不需要」这句话,待她百年之后王家子嗣将其各作品收集,编为了《荆文王集》。

在另一个时空的炎黄大地,得单一个「文」谥号的封建时代官员就一个,乃北宋的王安石。

只是王苏檀入仕的时候庆朝已经有了大体框架,彼时庆太祖已经称王七年,跟随他起兵的一干人等都占据了重要职务,所以就算是状元也得从基层干起,王苏檀本人是长于内政,庆朝又奉行无军功不授爵,她就与开国勋贵失之交臂,她的后人要等到八九百年的两夏才能混成从龙功臣。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前几年的女状元华嫦箐因为王苏檀千百年前的一篇《谏摒女书》得了参与科举的机会,只是她那时还太年轻,才二十三岁,殊不知所有命运的馈赠,背后都暗自标好了价格,在这个同人文中 ,华嫦箐所要支付的代价就是成为王嗣璁的鸡吧套子!科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隋唐时期的科举与两宋不同,两宋又与明清不同,此时空科举的脉络就隐藏在了历朝历代所编纂正史的选举志或职官志中 。

此方世界的第一次科举可以追溯到魏世祖章皇帝曹爽那里,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王嗣璁有一种要笑死的冲动,当然了,此曹爽非彼曹爽,彼曹爽可是蠢得被司马懿骗得团团转,五千余人因为和他有关联而丢了性命,这已经不是死一户口本了。

此曹爽则厉害多了,将父亲传给他的势力从一隅割据政权带成了大一统皇朝,名为继承实为开创,正是依靠这份一统天下的威望他才能推行科举这种挖世家大族根基的选拔制度。

饶是身为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曹爽在推行科举制度的过程中也是磕磕绊绊,毕竟世家大族在他统一天下的过程出了大力和死力,同时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曹爽也知道步子大了会扯到蛋这个理,故在科举实行的过程中妥协了很多,具体的妥协措施都在郑朝给魏朝所修编的《魏书·职官志》记着,比如没有资格考试,想要参加科举必须要得到权贵的推荐,考卷也不会糊名和誊写以至于考官能看到考生的个人信息,同时录取人数也很少,就拿在曹爽在位第十年所进行的首次科举为例,仅仅取了五名门阀出身的进士,而且举办的频次也很低,在第一次科举后的二百一十七年间只进行了十三科,其中三次还是在魏世祖时期。

以后世,尤其是两夏的眼光来看待魏朝的科举,无疑是弊端重重,进士名额基本上都都权贵子弟所垄断,但不管怎么说都开了考试授官的先河,更别说魏世祖在后面两次科举中点了七名寒门举子为进士,并破格擢升使其掌机要,一举打破了士族门阀凭借血缘关系垄断官场的局面,这些没有什么后台可言的寒门进士也明白自己能在朝堂之上与门阀出身的官僚扳手腕完全就是因为皇帝的信任,世祖以降的魏朝诸帝也是看到了科举的好处 ,故后十次科举都至少有一名寒门子弟能鱼跃龙门。国祚二百五十六年的乾朝在科举领域的贡献不仅是糊名,科举三年一考就是在郑朝成了定制,郑朝的科举考生也由门阀推荐变成了官学和州县荐送,取士数量也能稳定在二十到三十之间,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对于官场的垄断。

乾之后的晋为了进一步打击豪贵在科举方面又有三大创举,第一是为誊写,此招一出可谓是彻底断了考官通过字迹判断考生身份的路子,第二是为恩科,所谓恩科就是晋朝皇帝会在他登基的第二年会加一次科举,如果那一年是科举年,就是恩科并行,录取人数会增加一倍,差不多能有一百人,第三就是增加了名为举人试的资格考,使科举变成了举人,进士的两级考试,论卷豪贵子弟肯定不是寒门子弟的对手。

庆朝统一天下后又给科举增加了秀才级别的选拔考试,至此,秀才,举人,进士的三级制度彻底完善,后面的虞、宁和两夏都是萧规曹随,至多在时间上做一些修改。

祭祖,正是封建宗族用来凝聚人心的套路,转生六年来的种种经历让王嗣璁愈发意识到宗族的宗教属性 ,封建时代的人不是对于传宗接代痴迷,而是对于香火供奉痴迷,认为人死后有灵,有后人祭祀便是灵魂不灭 ,没了祭祀就会魂飞魄散,所以没有儿子的男人不是过继同宗子嗣便是收养别人家的孩子,为的就是死后有人给他逢年过节烧纸上香。

王家则是将列祖列宗中的优秀分子的灵位放置于宗族祠堂之中 ,只要家族不灭每年都会受到丰厚的供奉,以此激励王家子嗣好好为家族的霸业添砖加瓦,昔年王家在前夏崩溃时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祠堂中的祖宗灵位和画像打包带走,有祠堂的地方就是家,而不是带走什么金银细软。

人类的抱团程度与生产力的发达呈反比,越是低下就越是抱团,封建时代是宗族,工业时代是家庭,到了信息时代就是彻彻底底的原子化个人了,王家五服以内的男丁加起来有一千多人,他们都接受过完整的文武教育,相较于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来各个都是了不得的人才,他们在王嗣璁所创造的千秋帝业中出力很多,王嗣璁也给了他们相应的回报。

跟着大家将年初一各种繁文缛节的仪式做完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后,王嗣璁发现天都要黑了,除了每月初一,十一和二十一这三天的朝廷法定节假日 ,像春节、上元节、清明节、重阳节、冬至这些重要节日都是朝野默认的休息日 ,正月初一到十五就是一年中时间最长的假日 。

心中的紧迫感让王嗣璁根本无法放松,对仆人下了不要打扰自己的命令后就跳上了卧床,盘腿打坐运起内功来,王家确实在六百多年的时光中收集了无数的武功秘籍,不夸张说其中八成是对于高阶武者没有什么价值的大路货,剩下的两成中 ,八成是二流 ,一流和顶流的加起来有两成,至于武经阁中为何收藏了那么多低阶功法,原因就是充数,就像王嗣璁上辈子经常逛的点娘,有价值的网文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充数的。

同样这么做的还有另外三个国公家族,原文中有这么一段:江寒青叹了一口气,放弃了猜测对方武功来历的想法。

数百年来江家收集了天下无数的武功秘笈,江寒青从小就刻苦钻研各门派的武功,对于天下武学自认为是知道个十之八九 ,可是今天就偏偏碰到了这剩下的十之一二。

四大国公的底蕴可不是小门小户能比拟的,更别说在其上的天家夏氏了,据家族内部高级成员说,皇城里面武功高深莫测的太监一抓一大把,这群不男不女的怪物因为没有子嗣后代,对于皇帝可是忠心耿耿,很难收买,以至于家族在宫城里面一直没有什么眼线,不像是在外朝,一半官员都是王家的门生故吏。

对王家真正有价值的武功法门不过一百零八门,上合天罡下乎地煞,但王嗣璁知道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功法而不是公认最厉害的功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在武功秘籍被半垄断的此炎黄大地,除非天赋凛然者自行领悟了膈膜呼吸法,绝大多数武者都是遇到什么武功秘籍就修炼什么武功秘籍,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拜入宗门后修行宗门已有的功法,王嗣璁这辈子的便宜母亲郜慧彤就是如此。

这就造成了一件令不少武者意难平的情况,自己修炼的功法未必是自己喜欢的或是适合自己的。

黄帝内经作为此方炎黄大地上最初的内功心法,最大的特性就是普适性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特点,只要是华夏三祖的后人都能修炼,什么经脉都涉及到,但上限非常的低,作为武者启蒙功法就两个作用,一个是练出气感,学会隔膜式呼吸 ,第二个就是熟悉内力再经脉中的流转。高深莫测的顶级武功秘籍,也不意味着修炼者就一定能练到总纲部分提及的最高境界,很简单的道理,同样的都是经历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用的都是同样的教材,甚至于坐在同一间教室,听得是同一个老师的讲解,怎么就有人高考就能考上TOP2,有的人连最低录取线都没有达到,个人天份也很重要。

可也不是说武者没有天份就无法修炼到高深境界,中人之姿的武者其实是可以通过堆砌资源的方式来提升,比如说名师、比如说药浴、比如说丹药 ,但堆资源只能摸到下限,而且需要武者有着强大的执行力,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像很多大城市中天分不高的学生,通过补课什么的,985考不上但211拼一把还是有可能的。

上辈子王嗣璁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在湘地躲风头的时候遇上了贵人,习得了最适合他修炼的八极和通臂之类的刚猛霸道的外功,上辈子的经历让他这辈子的武道肯定走得依旧是刚猛路线,甚至于在修炼出了内力后他还偷偷在卧房中来了几套八极拳和通臂拳,发现在内力的加持下自己的反应和敏捷直逼自己上辈子时的三十岁状态,仅仅在力道上有所不如,但王嗣璁相信随着年岁和内力的增长,超越自己上辈子巅峰的日子不远了。

因为怕死的缘故他从一百零八部秘籍中选了以抗击打能力而著称的一门横练功夫:金钟罩。

是的,在这个异时空的炎黄大地上是有佛道两派的,因为原文提到过:「寒正天在旁边被他笑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的话怎么会让他觉得如此好笑。」,金刚是典型的佛教术语,就证明这方大地上有佛教,道教也有提及,见江寒青师父王明思的第一次出场:「他的背上斜插着一柄剑鞘都已经锈迹斑斑的长剑,也不知道是找那个驱鬼道士偷来的。」

佛道两派功夫在两个炎黄世界一样,都是显学 ,佛道两派的最强宗门依旧是少林和武当。

金钟罩、铁布衫、十三太保之类的横练功夫在王嗣璁上辈子生活的世界也存在,传武各门各派都有抗击打的东西,基本原理都一个样,通过不断熬打身体的特定部位,让骨骼、肌肉密度增大,以增强抗击打能力,王嗣璁上辈子因为精通八极和通臂,少不得对小臂进行熬打,体检的时候拍X光,两条小臂骨头雪白,X光都几乎过不去,他跟人打架一胳膊砸过去对方不是腿断就是胳膊折。

熬打其实是一种性价比很低的修炼法门,毕竟这玩意一段时间不练,功夫也是会掉的,就跟肌肉不锻炼一段时间,强度就下降一样,所以武者想保持抗击打能力,那得天天坚持用外力来熬打身体自己,在这个拥有内力的异时空炎黄就不一样了,可以通过内力运转的方式让身体获得熬打才能得到的防御力.这个世界的内力还是讲究基本法的,横练之类的功夫绝对不会出现影视作品中那般夸张的效果,比如龙虎门中的金钟罩,王嗣璁也想挥动双节棍后打出一个若隐若现的金钟罩防御壁来,帅的一比。

但是金钟罩的总纲说了在内力的加持下身体可以获得超出普通人的抗击打能力,比如头部,腹部,肋骨,裆部等薄弱部分,经得起常人甚至武者的拳打脚踢,当把内力运转到极致后对于冷兵器的劈砍与捅刺也有不俗的抵抗能力:刀砍一道白印,枪刺一个白点。

横练功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调用贯通全身的十二正经和八大奇经,原因很简单,拳法用到的经脉是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少阴心经和太阳小肠经,这六条手经,具体用到哪些经络要看拳法的特质,用到名字中带阳的经络的拳法多是刚猛短促,用到名字中带阴的经络多是阴柔绵长见长,腿法或是轻功也是类似的套路,会用到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厥阴肝经、少阳胆经、少阴肾经和太阳膀胱经,这六条足经。

三百六十度无死角防御,是横练功夫最大的特点,周身无死角,意味着需要全身上下二十条经脉的配合,任脉位于正前胸 、督脉立于脊椎中 ,任督二脉都延伸到天灵盖。

十二经络分属于十二脏腑。

所谓十二脏腑,即五脏六腑再加上心脏的外膜——心包,十二正经中的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则分布在外侧面,这些经络正好覆盖人体表面,一条经脉修炼不精就意味着这条经脉所分布的躯体防御力不够,金钟罩的最高层级无粉金身,就是将十二正经和八大奇经修炼到了极致,唯一的弱点就是没有经络通过的双眼和下阴 ,但金钟罩的最高境界就是那缩阳入腹。

人性的幽暗是没有止境的,佛门讲究六根清净,但王嗣璁偏偏不是沙门中人,他居然琢磨出了将缩阳入腹反转的用法,可是没少将缩入小腹内的阳具化为肉箭,一下子射进牝狗的蜜穴中 。

王嗣璁上辈子也是混点娘的,滚开的极道流非常合他口味,他也想获得武功修改器,来个一步登天,成为路胜兽 ,什么牛鬼蛇神,一双铁拳砸下去,全都清静了,这样就不用一步一个脚印去修炼了。

家族势力还给王嗣璁在修行武道时找了多对一的家教,都是金钟罩修行有成的罗汉堂高僧,罗汉堂是少林寺中负责传授和练习少林武术的部门,昔年达摩师祖来炎黄时只带了十三么绝技,后来经过罗汉堂一代代高僧的创新,才有了闻名天下的七十二绝技。

金钟罩是俗称,正式名字是金刚不坏体神功,属于七十二绝技中的内功范畴,七十二绝技中专门的内功心法并不多,除了金刚不坏体神功,还有阿罗汉神功、降龙伏虎功、心意气混元功、菩提心法、达摩闭息功,以及知名度最高的易筋经。

古人只是见识少而不是傻,早就想到了武功秘籍外泄的可能,除了大路货的武林秘籍,高端秘籍里面都是专业术语一大堆,没有本门派高级武者的指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义 ,就拿斩赤龙来说,普通人看到这三个一定很懵逼 ,下意识的会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斩杀一掉红色的龙,在道家武功体系中斩赤龙指的是断绝月经,是道家女子的修炼法门,以断经留体,达到还精补脑的效果。

这还是文字,如果是图,问题就更大了,封建时代可没有记录影像的设备,招式的图像一般都是完成形态,招式与招式之间的承接转让要是没有专业人士来提点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可能就会出现差之毫厘却谬以千里的窘境,甚至于走火入魔。

王家通过邀请各大门派高手来府中教授家族子弟武功的方式结交了很多非官面上的江湖势力,这些个门派得了王家的资财支持自然是跟王家关系不错,毕竟谁会和真金白银过不去呢?有了几位罗汉堂大和尚的教导,王嗣璁的金钟罩的修行可谓是一日千里,更别说他晚上一个人时还会利用前世的知识体系对大和尚们的经验进行分析,而不是盲从对方的讲解。

在以后的日子里,金钟罩这门源自佛门的顶级横练功夫可是救了王嗣璁不少次,更别提他还喜欢在衣服下面穿一件锁子甲,才不会出现原文主角江寒青他二叔江浩天被圣母宫宫主一爪掏心而死的情况,若是上了战场他还会再搭配上两层铠甲,除非被抛石机丢出的石头或是床弩射出的矛矢直接命中 ,很难会被敌方的杂兵砍死 、刺死或射死 。

超强的肉体防御力与重生后无所畏惧的心态,让王嗣璁养成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信念,猪突战术,就是他的最爱 ,在混迹西域的二十年间,竟被蛮族和炎黄一致认为是土喇第一巴鲁图。608影院

608TV.COM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