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6)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6)

「如今天下一统,是该给前朝修史以盖棺定论了,朕幼时所看正史中皆有西域列传、北狄列传、南蛮列传、东夷列传之类描写域外方国的卷章,该让翰林怎么写四位女皇狗隶的国家呢?」

一想到这里王嗣璁的思绪就飘回了夏纪六百零九年的四月二十九日 ,第二次阅读正史中的蛮族部分记载。

自前几天日从便宜父母那里得了今次科举的殿试策论与最终的排名后,王嗣璁就意识到朝廷对蛮族的战争不远了,他对于这个世界蛮族的了解仅限于正史部中描写域外方国的卷章,结合了一下夏武明幼年登基时遭受的憋屈,便认为他这一次的目标是西域蛮族中的土喇,有仇不报非君子嘛!读史不读图,读了也白读,王嗣璁书桌上现在就躺着一册名为《广舆图》的书籍,该书作者名曰洛宏贤,乃是后夏朝代宗十一年时的状元郎,二十三年时因看不惯代宗皇帝沉溺于道教不理政事而诤言上疏,这一番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却是惹得醉心修道的代宗皇帝龙颜大怒,心灰意冷之下便辞官回乡。

洛宏贤归乡之后便闭门谢客,足不出户,默坐一榻,专心于学术起来,期间他考图观史,上至天文、礼乐、典章、阴阳、术数,下至地理、水利、边塞、战阵、攻守,无不精心探究,终于在代宗三十五年时完成了集前代地理学大成的著作《广舆图》。  《广舆图》计有地图四十九幅、附图七十三幅,共计地图一百二十二幅,每张地图都绘画工整、刻镌精细,空白之处均写有数千的说明文字,包括该地区的军事、行署、农业及其他事项,以计里画方这种绘图模式将大夏朝一京二府十三省的山川地貌跃然呈现于纸上。

洛宏贤的这份呕心沥血之作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巨大轰动,之前诸朝也都有类似的地图集,但都没有《广舆图》准确和精美 ,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间《广舆图》先后进行过六次大规模的翻刻,最好的版本当属建阳书坊于当今天子夏武明在位第三十二年时的版本,建阳书坊正是王家的产业,郜慧彤就死缠烂打让王明德给自己儿子王嗣璁整了一套。

第一次翻阅《广舆图》时王嗣璁是震撼的,之前他已经通过星象判断出脚下所踩的是地球了,地图上那块朝东部大海凸起的陆地分明就在告诉他这里就是华夏,以他上辈子走私时所用的海图作为对比,《广舆图》真的很拉胯,可放在封建时代就是了不得的书籍了。

王嗣璁正在将《广舆图》上西域都护府的地图和史书上记载土喇的文字进行比对,土喇最初见于《虞书·西蛮列传》,土喇最早是另一个游牧民族疏勒的锻铁狗 ,后来反客为主吞噬了疏勒,之后发展极其迅猛,仗着能生产铁制品,在虞朝中期时已成西域蛮族中最强悍的部族,在接下来的千年时光中 ,西蛮对于中央朝廷的十次入侵至少有八次是土喇挑起来的,多次深入炎黄腹地烧杀抢掠,甚至于在八百多年前攻陷了炎黄族攻略西域的前哨要塞——日落城。

通过《广舆图》上西域都护府的地图便可知日落城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她坐落于广阔的西域大平原的最东部,雄视整个西域大平原,东面就是在帝国被称为日落山脉的大山。

西域蛮族如果想要穿越日落山脉进入帝国腹地,只有一条阳关大道可以走——黄金大道,而黄金大道的西端起点就是这座日落城。日落城,就是敦煌,黄金大道,就是河西走廊,日落山脉,就是祁连山。

三千年来,西域蛮族只有四次机会攻陷日落城,而这四次机会都让蛮族深入到炎黄族腹地,大肆烧杀抢掠达数十年之久,连京城都未能幸免,虞朝就是因被土喇攻破了国都而灭亡 ,其实就算没有土喇的入侵,虞朝也要亡了,日落城被蛮族攻陷时虞朝刚迈过二百七十年的生日 ,老迈、腐朽和虚弱就是当时虞朝的真实写照,正是不修兵革,武备废弛才被蛮族打下了日落城。

正是这个原因,炎黄族三千年来一直苦心经营着这座命运之城,希望依靠它能够抵御住西方蛮族的入侵,根据《广舆图》记载,日落城周围三十里,城墙高十八米,基部厚二十米,顶上宽十二米,足以跑马 。

每隔三十米就有一个高三层的垛楼。

垛楼方圆二十四尺,上面分布着近二十个箭孔,楼里可以驻兵百名。

城墙上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分别开着三个门,每个门由一大两小三个门洞组成。

每个门前面都有保卫城门不受敌人直接攻击用的瓮城,全城周围共十二座。

每座瓮城的前缘都耸立着高十五米的箭楼,所有的箭楼上都开有八十一个箭窗。日落城不仅仅是军事要塞还是商业中心,由于这座城市是西部世界同炎黄世界进行贸易的必经之地,是路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又由于城市周围的土地肥沃,再加上炎黄族人收复此城后八百年的辛勤劳动,这座城市如今已经成为了朝廷仅次于帝京永安的繁华都市。

近二十年来的和亲使得断裂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更是使这座西域中心城市里堆积了无数的物资,想发财的各种冒险者和商人也聚积到这里,然后结队向更远的西方前进。

看完截止到夏纪六百零八年夏武明一朝的实录,王嗣璁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从夏武明登基到亲政的这十一年间出现最多的人物乃是皇太后,朝廷法令几乎都是出自她之手,太后垂帘听政,乃是世人默许的。

除了夏武明的皇太后母亲 ,还有一个人物屡屡出现在夏武明没有实权的时期,甚至于近几年的实录中还有此人的踪影,乃西域两大蛮族之一土喇族的核心人物,有着西域第一勇士称号的哈密笞。

哈密笞这个名字让王嗣璁很是出戏,游牧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历史还要靠农耕民族来记录,哈密笞乃是夏朝人根据发音写出来的,若是写作哈迷蚩也没有问题,上辈子他就听过这个名字,不过是在爷爷的收音机中 ,哈迷蚩是小说《说岳全传》中的人物,是金国四太子金兀术的狗头军师,尽出各种馊主意。

同样的例子还有清太宗皇太极,在明末的朝廷文书中他其实叫黄台吉,在乾隆之前他在清朝太庙中的神主牌上也是这个名字,玄孙乾隆感觉玄祖父的名字太逊,就改成了霸气十足的皇太极。

在这个时空中哈密笞拥有了金兀术的待遇,夏武明登基后不久,西蛮就开始了对中原腹地长达十年的烧杀抢掠,哈密笞贯穿了这十年战争,不同于一般的蛮族,他对于中原兵法非常感兴趣,长达十年的实践让他用兵非常厉害,即便是夏军大举反击的那两年,依旧多次击败夏军,乃是崛起于西蛮反击战中的诸多少壮派军人的头号劲敌。

之后西蛮与大夏保持大体上的和平,但之间仍有规模不小的战斗,这与少数民族的政治架构分不开,土喇大汗只是土喇部落的共主 ,并非是一言九鼎的皇帝,无法有效约束从属部落,哈密笞所属部落就是这样的部族,每年都会在秋高马肥之际领着部族成员对西域进行小规模的劫掠,屡次攻破小县城,和西军打得是有来有往,成为了大夏西域军民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果说西戎是炎黄族人的心腹大患,那么北狄就是肘腋之患,严重但没有那么严重,没用攻陷过炎黄朝廷京城的记录,东夷则是癣疥之疾,是癞蛤蟆爬在脚面上,不咬人但膈应人,南蛮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地图上那一票前缀为镇、宁、安的城市昭示着这么一件事,南蛮就是炎黄族人的经验包。

在读二十三部正史的时候王嗣璁还发现了倭国的踪迹,该国的历史轨迹和异时空同位体日本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于和炎黄交流后改的国名也是日本。

此时空的炎黄王朝正史对该国最早的记载见于《郕书·东夷列传》,东夷列传是海外小国的并传,倭国的记录不过缪缪百余字,对应的是《后汉书》对日本的记录;因躲避王朝更迭时的战乱不少炎黄人渡海到了倭国 ,给当地人带来了先进的文明,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国的发展,郕朝一百九十五年、楚朝三十年、齐朝二百零一年、申朝三十五年。

这段时间为倭国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建立了朝廷,首领为大王,在申朝时期改国号为日本,对应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因为台风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不断的缘故倭国一直想上岸,感觉自己支棱起来的倭国就对亚细亚盲肠发动了进攻,亚细亚盲肠作为藩属立刻向宗主国郑朝求援,白村江一战让倭国见识到了本国与中央王朝质与量的差距,搞起了拿来主义 ,对应的是隋唐时期鼓捣的大化改新。

郑、应、魏三朝的统治时期是改名为日本的倭国的朝廷执掌权柄的年代,对应飞鸟、奈良、平安时期,倭国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由大王变天皇也是受到了郑朝的影响,郑朝在第四代皇帝高宗的手上达到了国力的巅峰,郑高宗认为皇帝这一称号已经无法满足其内心的荣耀,就封自己为「天皇」,其含义是:与「天」齐平,功绩超越「皇帝」的帝王,倭国就玩了一出拿来主义 ,这也是另一个时空的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名称的来历,唐高宗李治自称天皇,武则天为天后,二圣临朝说得就是天皇天后!之后倭国日本就进入了幕府将军架空天皇的军政府时代,根据最新的炎黄正史《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倭国 》记载,幕府更迭了八次,可不管怎么更迭,幕府将军都是平源二氏的后代担任,且都是一平一源的间隔,平氏建立了第一个幕府,之后是源氏幕府,第三幕府由出身平氏的北条氏建立,第四幕府由出身源氏的斯波氏建立、第五幕府由出身平氏的织部氏建立,第六幕府由出身源氏的武田氏建立,第七幕府由出身平氏的芦名氏建立,第八幕府是由出身源氏的松平氏建立。

此时空的倭患最初见于宁朝中期,该时期也是此时空倭国历史上战乱最为频繁的时期,不能说百分百,但也九成复刻了另一个时空的日本战国时代,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倭国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劫掠炎黄与朝韩的沿海地区,随着芦名幕府的建立与权威日渐隆盛,倭患就渐渐平息了,但在前夏世宗朝时期倭患再起,《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倭国 》对这段历史有着大略的记载,根本原因是芦名幕府的式微,无法控制地方势力了。

平定倭患的夏朝将领在后夏给前夏编纂的正史中自是有一席之地,正史的列传部分往往会将有着类似事迹的同时代人物并传,余宽、白玉凤、柳成、章应甲、许深,此五人皆是当时的抗倭名将,就被载入《夏书·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余白柳章许》。

有抗倭名将,自然就会有倭寇首领,这种恶徒肯定是没有资格被列传的,《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倭国 》只是列举了几个著名倭寇头目的名字:徐亥、甄冬、圆真……看名字就知道他们不是倭国人而是炎黄人,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倭寇最早确实以倭国人为主 ,但到了中后期就以炎黄人为主 ,另一个时空也是如此,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已经是「大抵真倭十之二三,从者十之七八。」

同时,在倭寇的队伍里面中国人还占了主导地位。

其实,以中国人为主导的倭寇产生是由当时的政策措施所逼 。

明代实施了严厉的海禁政策。

1529年中日贸易的停止成为倭患愈演愈烈的节点。

对此,嘉靖朝官员唐枢,有一句很精辟的总结:「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非倭夷敢自犯中华,乃中国自为寇也」。

因为有这种背景,「倭寇」

的行为就常常显出一种复杂性 。

一些中国人出身的倭寇头目在地方政府默许其对日通商时,曾一度积极参与抓捕真倭寇;而当地方政府改变态度后,他们又转做海贼,招募日本浪人打出了「倭寇」的旗帜,所谓倭寇,其实大部分都是沿海的走私团伙,隆庆开关后倭寇马上就销声匿迹了,因为可以合法出海了,就不用再继续刀头舔血搞走私了。

本时空倭患结束的原因和另一个时空的一模一样,夏德宗是夏世宗的长子,鉴于朝廷深陷财政危机的现实,就决定放开海上贸易,那一年是农历年中的丙午年,此事件就被后世称之为丙午开关。

丙午开关前最大的倭寇集团当属海坊主 ,海坊主是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妖怪,通常被描述为头上无毛、身躯庞大的和尚,在暴风雨的海面上出现时,其黑压压的身影给人带来恐怖感,该倭寇集团的名字来自其首领觉禅院圆真的形体特征和职业,他是个五大三粗的和尚。

海坊主是当时东海上面当之无愧的霸主 ,麾下倭贼三千,战船八十,是倭寇的盟主 ,极盛时,海坊主集团能号令三万倭寇,据记载海坊主头目觉禅院圆真出行时,「绯袍玉带,金顶五檐黄伞……侍卫五十人,皆金甲银盔,出鞘明刀」,在倭国更是占有不小的地盘,可谓权势煊赫,威风凛凛。

后夏在编纂夏书时倭国正值松平幕府统治时期,以夏纪作为纪年体系,松平幕府建立于二百五十三年,至今还与后夏朝廷保持官面上的往来,乃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幕府,松平幕府能延续这么久和初代将军松平元信定下的国策是分不开的,他说让农民吃不饱,又饿不死 ,就是最好的,这样百姓既没有力气也没有念头去造反,整天只会想着如何吃饭,只要不遇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这松平幕府绝的统治还会继续下去。

单论续,还是要看朝韩郡国 ,朝韩郡国是夏朝的一个藩属国 ,统治范围就是朝鲜半岛,最高领导者虽是郡王但享受亲王待遇,宁朝时该国就存在了,到今年国祚都突破八百了,这就是寡国小民的好处 ,国君的触角能深入各地,周朝就有许多国祚五六百年的诸侯国 ,大一统王朝却没有一个能突破三百岁大关的!在王嗣璁上辈子生活的世界,两汉于朝鲜半岛上皆置郡县,号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尤其是乐浪郡,差不多将半岛给占完了,就剩下最南端的地方给了三韩苟延残喘,如果不是遇到两晋这么拉胯的朝廷,以华夏的同化能力可能半岛就是自古以来了。

此时空半岛上的政权也是差不多的路数,梁朝武帝开疆拓土,头一次将中央王朝的版图拓展到了半岛上,设立了郡县进行直接统治,移民至此的炎黄人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并和当地人通婚,梁朝灭亡后半岛上的炎黄族驻军首领趁天下大乱的机会自立,建立了半岛上第一个王国 ,自古王权就不可能永恒,三千余年间半岛之上更迭了六个政权,朝韩郡国是距离现在最近的。

朝韩姓氏相较于炎黄姓氏有许多稀有姓氏,比如说玉,在王嗣璁上辈子生活的地球能排进韩国前一百名姓氏,玉便是朝韩郡国的国姓,当今郡王名曰玉岩松,今年年初的时候刚即位,作为藩属国的国君只有得了中央朝廷的册封才算有合法性 ,事实上朝廷对朝韩郡国这个忠心耿耿,有着小炎黄之称的藩属国的册封从来都不过是一个形式,一切都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在夏武明的实录中 ,一条记录让三个国家联系在了一起,那就是倭寇,在他即位的第二十三年,换算成夏纪便是五百九十八年,来自东海倭国的海盗又开始侵扰朝韩郡国了。

倭寇的出现本质上是松平幕府权威衰落的体现,老巢位于关东的幕府已经无力节制位于九州地区的大名了,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循环!608影院

608TV.COM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