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没动手,宋应星哪儿敢第一个动筷子,但解阎王跟崇祯皇帝相处的久,满不在乎的拿着筷子就去夹菜,筷子在酸辣土豆丝上停留了片刻,似乎想起刚才那不堪的往事,又转手夹起炖牛肉里的土豆放到了嘴里。
“嗯,这土豆侵入了牛肉的味道,入口软糯鲜香,陛下大才呀!”解阎王夸赞道。
崇祯皇帝没理会解阎王的奉承,自顾自的夹起一筷子土豆丝,味道还是原来的味道,接着又吃了几根薯条,这使他想起了那个美国大爷。
宋应星也是对三个菜品赞不绝口,而后又拿起一块蒸熟的土豆来吃。
“陛下,蒸煮出来的土豆果然可口,这倘若放在百姓家,当是不错的主食,可代替馒头。”宋应星欣喜的道。
“宋大人,这红薯你也尝尝,比土豆还好吃咧,甜的。”解阎王一手土豆一手地瓜吃的不亦乐乎。
而崇祯皇帝却意味深长的笑了,土豆和地瓜当抵得上百万大军,有了这东西,他的百姓终于可以吃上饱饭了。
宋应星似乎也注意到了崇祯皇帝的深沉,随即将手里的土豆放下,郑重的起身道:
“臣请旨将土豆、红薯立即在北方旱情严重的地区推广,以造福天下万民!”
如今这季节还不算晚,迅下派种植的话,当能在入冬前再收获一茬,这一茬的产量将是北方受灾百姓的救命粮。
从大致知道土豆红薯的产量后,宋应星便开始在南方沿海地区收购更多的土豆红薯作为种子,库存再加上如今这二十亩地的庞大产量,不知道能救活多少嗷嗷待哺的百姓。
宋应星只怪当初没有再多种点试验田,这样来年大明的粮食危机就会减轻很多。
“嗯,此事事不宜迟,朕会专门派官员去山陕督管土豆红薯推广的事情,不过宋老恐怕也得跑一趟了。”崇祯皇帝道。
朝廷近两年一直花费巨资为山陕两地百姓挖渠赈灾,那边的百姓相比于其他地方,对朝廷的诏令更加信赖,但土豆和红薯毕竟是新作物,还需要宋应星过去传授种植经验。
“能为陛下解忧,为百姓谋福,微臣义不容辞,微臣今明两天将良种准备好,后天就可出。”宋应星沉声道。
几十年来,宋星星从未如今天这般心情激奋,当今陛下给了他最好的研条件,物力、人力、资金从不含糊,如今经过他一年的努力,遂火铳已经量产,试验的土豆红薯也能造福万民,宋应星每每想起将来身心就充满力量。
吃完了饭,宋应星又将崇祯皇帝请到了自己办公的地方,拿出厚厚一沓子宣旨呈给崇祯皇帝。
“陛下,这是研制水泥、玻璃、遂火铳等项目的试验资料,包括图纸、配料、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改良的构想、以及成品研制成功后匠人自己的经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