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西山离京城又不远,有重要事务直接着人将奏疏送来就是了,此事就不谈了,如今新政事务繁忙,朕体恤诸位辛劳,还是先说说扩充内阁的事儿吧。”崇祯皇帝打了个哈哈。
陈瑜也是满肚子不爽,心说陛下您也知道新政事务繁忙,都这么忙了,您还要去军营掺和,这合适吗?这不合适,但迫于崇祯皇帝的龙威,再加上前阵子的事儿,他也不敢多嘴。
毕懋康最近也很忙,洪承畴将口罩的使用问题报给了他,同时又下了好大的订单,防疫又是崇祯皇帝的大事儿,他不得不调派更多的工匠去生产口罩。
还有就是遂枪的量产,为了提高合格率,毕懋康接受了崇祯皇帝的意见,让工部火器匠人打制枪管的只打制枪管,打磨火石的只打磨火石,效率虽然提升了不少,但折腾了半年多,生产的遂枪也仅仅够装备京营的。
秦兵加上天雄军,还有原有的边军十几万,也都等着换装,毕懋康不仅要监督各项工程进度,每日还要在文渊阁坐班,与温体仁等几个阁臣处理通政司递交上来的各地官府海一样的奏疏。
将重要的奏疏挑选出来,以小字给出几条处理意见供崇祯皇帝选择,而懒惰如崇祯皇帝基本上只是看看、盖个戳而已,就这一忙就是一整天,往往还要加班。
但是毕懋康很实在,他知道很难改变崇祯皇帝的决定,所以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很明智的直接选择帮崇祯皇帝扩充内阁。
“陛下,礼部右侍郎史可法,素有贤名,可入阁参政。”毕懋康推举道。
“史可法?你怎么不给朕推举钱谦益?”崇祯皇帝没好气道。
前阵子杀的太狠,导致官员空缺很多,崇祯皇帝不得已启用了很多被前任革职的官员,当然也包括因被被排挤流放南京六部的一部分人,史可法就是其中之一。
“陛下,钱谦益贪污受贿,家产数十万两,已经伏诛了,但史大人素有清望,也是经过厂卫调查的。”毕懋康解释道。
东林党毕竟只是朋党,虽然大部分人结党营私,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并不贪,不能一杆子全打死。
“史可法不行,再换个人吧。”崇祯皇帝直接回绝道。
崇祯用人虽然看重人品,但也更看重能力,比如目前的几个阁老,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能力、忠诚度崇祯皇帝都很放心,虽然派的任务重了些,但崇祯也并未亏待他们,年底每人一大口箱子,足可以让他们过的十分舒坦。
只是这史可法……虽然扬州十日十分悲壮,崇祯皇帝也佩服他的忠贞不屈,但一码归一码呀!
好贤而不能择,用人而不能任,外无良将,内无智士,说白了,典型的气节大于能力。
这类官员其实并不少见,前任上吊后,跟着崇祯皇帝殉节的官员其实并不少,但大多也都是史可法这般,有气节,有风骨,唯独能力上欠缺,否则也不至于上吊。
这种官员,放到六部当个二把手,已经是极限,一旦独担大任就容易坏事,崇祯皇帝心里门儿清。
经过一番讨论礼部尚书范景文入阁任文渊阁大学士、兵部右侍郎熊文灿入阁任武英殿大学士、刑部尚书吴甘来入阁任文华殿大学士,经过扩充之后,崇祯皇帝的内阁少有的达到九人。
崇祯皇帝还没宣布散会,但见一个小黄门慌里慌张的从外边跑来,在王承恩耳边嘀咕了几句后,王承恩顿时喜笑颜开。
“皇爷,皇后娘娘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