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亦蝉大羞,欢喜无限。
……
白复把藏书阁三楼的那些古书搬了出来,抹干净、晒晒太阳,防止蠹虫。对照这些古书,编联竹简的顺序。
《易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素问》、《灵枢》等,这些鸿篇巨着多次听弘文馆的先生们讲解过。先生们引经据典、如数家珍。自己也读过其中不少篇章。但逐字逐句,从头到尾校对诵读,也是平生第一次。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对比当年在青城求学,历经波折磨难的白复,对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白复摩挲着这些卷宗,心想这些大圣先贤,不知在他们自己的时代里又有怎样的命运和人生。
在校对的过程中,白复不时掩卷长叹,感慨万千,估计这些大圣先贤的人生也并不怎么顺畅,否则怎会有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些皇皇巨着?他们又是在怎样悲愤的情绪下,挥毫泼墨,成就这心血凝结。
想到这里,白复顾影自怜,似乎找到了知己。原来他们同我一样,皆为天涯沦落人!也罢也罢,既然了无生趣,不如诵读这些大部头,这恐怕才是最长情的陪伴。
想通这一点,白复不再借酒消愁,自暴自弃。读书就成了他唯一的乐趣。每天打扫完藏书阁,他就手捧书卷,蜷在有阳光的地方。身体是慵懒的,向学之心是真诚的。
……
思念如水,点点滴滴。草霜叶露,山泉林溪,汇流成河。大河之水,川流不息。淡水河畔,伊人已逝,背叛之痛犹如决堤洪水,比黄河之水更难疏导。悲伤无法派遣时,整个腹脏如毒药发作,绞痛难忍。
最痛苦的时候,白复常常夜不能寐、绞索反思、心如刀割。无人诉说时,唯有这些大圣先贤的着述陪伴他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这些书籍有的是讲天文地理、有的是谈人生哲学、有的阐发病理医道,每当他沉浸于书中时,他的情绪慢慢得到控制,悲痛得以暂时离开。
此刻,白复终于明白青玄掌门和徐太傅让自己不要局限武功心法,而要饱览群书的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些事,武功再高,也无能为力。
说来也怪,这些着述与武功秘籍没有多少关系,但书卷上的文字似乎能够引导着白复的内息。从武学的角度来看,其理法与内功心法如出一辙,都崇尚天人合一。人体就是个小宇宙,按照日月星辰的变化、四季更迭的规律来运行内息,有不可思议之奥妙。
有些着述,虽然古朴晦涩,白复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真意,可当凌乱的思绪在心中肆虐奔腾时,这些文字就会突然跳入脑海,平复心绪,约束心猿,驾驭意马,引领内息在身体内规律的循环。
此时,他不再试图控制这种情绪力量,而让情绪的洪水在《素问》、《灵枢》等篇章的引领下,在全身奇经八脉中游走,就像洪水被疏导进了天然的河道。
就像黄河冲击河道,河道越来越宽阔一样。情绪洪水每一次冲刷河道,他的经络就拓展扩大一次。以前怎么努力都无法冲破的一些玄关脉络,竟然轻易被冲开,从曲骨沿着神阙、巨阙、檀中、璇玑一路向上,贯通整个任督二脉。当运行十二周天后,这股情绪洪水慢慢平息,汇入丹田,又分成涓涓细流散入全身脉络。就像黄河之水进入河道,又分成无数溪流注入农田。
再睁眼时,天已经大亮。冬日的暖阳通过窗棂射入眼帘,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白复推开窗,眼前现出一个生动的世界。
白复清清楚楚地看见墙头那一枝腊梅正在缓慢而有节奏地绽放花蕊。他能听见房檐冰渣融化的细微声响,感受到一片雪花落入庭院的轻盈柔美……
自打坎鼎奇缘后,白复再一次感受到天地、时令的微妙变化,更对命运有了新的体悟。
悲与喜,都是一场修行。
白复仰天长啸,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