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攻坚之路 > 第十四章、哀民生之多艰

第十四章、哀民生之多艰

可是结果,却让刘飞扬太过难以接受。

若非亲眼所见,刘飞扬绝对不敢相信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还有大量的老百姓过的如此艰难。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两千年前的句子,到了今天,依旧像是在说的现实。

看到的这些,让刘飞扬心情变得沉重的同时,也激起了他心中的一抹火花。

他要做的,是帮助所有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刘飞扬郑重的写上了这么几个大字。

“带着群众们脱贫致富,不达目的,绝不收官!”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刘飞扬对大东堰村的其他情况,也有了详细的了解。

大东堰底子很好,这个底子,指的是土地的底子,大东堰村地形优势较好,是一片大平原,土地平整开阔,阡陌相连,再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这里完全具备发展的先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优势,尤其适合发展种植业。

再加上村子里群众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大,家家户户平均也有七八亩的土地,可是村里的土地荒废的也很多。

有的贫困群众是家里没有劳动力,无法耕地,而其他很多有劳动力的群众,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年老的零星中些地,不成规模,收成也是望天收,还有的则是更多的土地都被撂了荒,村里的群众守着金饭碗出去务工讨饭吃。

在农村,想要发展,还是要在地里栽下摇钱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地吃地。

但是发展什么样的种植业,怎样发展,效果能有怎么样,刘飞扬也只是有个简单的思考,这些,还需要非常熟悉这里情况的村两委班子拿定主意。

而且,哪怕是确定好了发展路径,从哪里拿到钱发展,去哪找致富带头人,群众们是否认可,都是问题。

总归,万事开头难,刘飞扬面对着这些问题,不仅没有丝毫气馁,相反,倒是有了清晰的计划。

来了一个多月了,村里都适应了这个镇里派下来的“小刘书记”。

村两委干部也都熟悉了刘飞扬,而很多工作刘飞扬也在抓紧时间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整村推进的水泥路,也在有条不紊的开修。

没有了刘大华的阻拦,一组的通村入组道路,半个月前就修好了,而也是因此,其他村的道路,也都得以顺利展开,因为没有了刘大华这个负面的示范效应,其他群众们都很配合,修建自己家门口的路,再也没有任何因为占了院墙,占了自己家的地而阻拦修路的事情发生。

这也正如之前刘飞扬一直强调的,刘大华一个人阻拦修路,带来的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一个群众带头,其他群众都会效仿,而把最难缠的刘大华的工作做好了,其他群众都会主动自觉配合。

毕竟,村里的老钉子户都不再因为这件事闹了,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呢?

刘飞扬不知道的是,也正是这个事情,让村两委班子和大部分的群众都认可了刘飞扬,很多群众也都知道了刘飞扬的名字,这个小刘书记,是真真切切的想要为他们办实事的!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