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对于“新儒学”三个字的确是不清楚,因为这涉及到了思想学,众所周知,那玩意不是人学的...
他所知道的是如今的儒家已经走到了程朱理学的一半,程颢与程颐兄弟已经成功的将儒家定了道路,在过个二三十年朱熹就正式开始将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和魏晋玄学加上唐的佛道两家合并。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弄出来了一个类似于大杂烩又不是大杂烩的东西出来。
赵桓喜欢将这玩意称之为...东北乱炖。
将一群杂七杂八的东西拼凑在一起,但是偏偏做出来了独特的味道,弄得还挺好吃,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程朱理学了。
当然,赵桓并不认为程朱理学就是多么正确的事情,但....他合适啊!
在程朱理学出现之前,整个大宋期间只出现过一个真正的权臣,那就是章献明肃太后刘娥。
这个差一点点就能够登上皇位的女人,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从这里面也就能够看出来为什么程家兄弟和朱熹自己这锅乱炖里面非要加上一个压制女性了。
而现在程朱理学...不对,新儒学的第二个特色,那就是他几乎彻底否定了忠君二字。
现在还叫做道学的理论是直接把皇帝也定性了,作为皇帝他不能奢靡享受,不能修建宫殿,不能胡吃海塞山珍海味,不能纵欲过度....
赵桓表示:资本家都没有你们会玩...
又让我勤政爱民,又不让我享受一把,来来来,这皇帝位置给你,你来做!
他将人的贪婪,好色,口腹等等都定义成为了欲望,然后告诉众人,如果无法收敛私欲的扩张,则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人。
嗯....这个看上去似乎有点道理,但是这个很容易就走偏的。
这里面就是你走的对了,那就是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就是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
亦或者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你如果走偏了,这里面的杂学可就也出来了,“儒表佛里”“阳儒阴释”这就是最好的评价。
包括理学的进化版本,阳明先生王守仁的心学,他有着极强的佛家理论。
他说到底还是佛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
后世阳明先生的心学和如今乃至之后的程朱理学,说到底是同根同源。
他们的源头就是现在的这个新儒学,理学!
说他好吧,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他要去辩证认识天道,认识万事万物,这里面有名家的东西,而且在这个时代,你不得不说这群人是真正的天才。
这是物理学的基础了。
说他不好,那就是太容易走到畸形的“存天理,灭人欲”了。
如今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在最开始的解释其实是没问题的。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所以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在这种阶段的适合,你可以理解,毕竟赵桓想要纳妃都得走个很长的过程。
这天下也不是想纳妾就纳妾的,绝大部分所谓的纳妾,说白了那叫藏外宅,那就是连个妾的名分都没有的那种,方便,省事儿...
但换而言之,现在的时代你无法从农耕一步过渡到工业,那么依存于朝廷和官员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朝廷的地方官员,让他存天理,灭人欲,去做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这似乎是....没什么问题。
但人呐,我有钱我想吃点好的,我想给自己找几个漂亮的女人,我想给自己的子孙留个更加容易方便的道路,这个有问题么?
不说法理,只说人情,这个有问题么?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纠结到了扯淡的理由,这理学直接被皇室镇压,甚至敢学理学的东西都会被直接镇压下去,不许其做官。
到了朱熹死前的那一刻,程朱理学都是被官方打压的东西,朱熹也是被摁在地上摩擦的。
毕竟朱熹干得那点破事儿大家又不是不知道,说一套做一套这个你还可以说是派系斗争,那他动不动就把宋宁宗摁住一顿狂喷这玩意皇帝也受不了了。
所以韩侂胄在收拾赵汝愚一派的时候直接就用闻风奏事的特权将朱熹给捎带脚的弄了。
宋宁宗也就顺势赶紧将这个成天把眼珠子放自己身上的玩意送出去了,给他毁了个干净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甚至连理学都让宋宁宗禁了,明旨下去,但凡学理学的不许为官。
所以有宋一代,大部分时间里程朱理学和朱熹都属于名声很臭的存在。
直到后来宋朝玩明白了,尤其是元代之后,皇帝和众多权臣觉得这玩意其实可以改一改,把存天理灭人欲这个东西从上面拉到下面。
那就直接变成了下面的人想要上来就必须绝对忠诚,然后限制其欲望,方便统治。
至于上面的人....嗯,我们都是俗人,我们不想当圣人。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朱熹经历了一个从遗臭万年到登峰造极,孔子之下第一人,然后再遗臭万年的这么一个神奇过程。
就这么一个身后名,千古无二。
另外对于理学,赵桓其实很是纠结的。
因为了解得比较多,对于当年给朱熹定下来的那些罪状,说实话明眼人都知道是有些冤枉的。
当年王安石和自己儿媳妇,欧阳修和自己侄女那都是闹腾过的,闻风奏事,这是宋朝的特色。
证据?
要证据的话御史台的KPI怎么完成?
毕竟在朱熹死后,韩侂胄麾下第一社会人,人狠话不多的辛弃疾都不远万里前来奔丧,要知道在朱熹活着的时候,辛弃疾和朱熹,杨万里他们早就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了。
辛弃疾直接给朱熹定下的评价是: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之后的文天祥,还有阳明先生王守仁,明末思想第一人的顾炎武对于最开始的理学都是十分推崇。
至于裹小脚....赵桓自己看看自己后宫的那群女人,这玩意在唐朝就出来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
理学诸多大能还为这事儿撕过一回,包括朱熹的再传弟子都明确表示过这事儿不对,所以扔在理学头上是有点过了。
但还是那句话,赵桓这么拼命是为了日后过上个好日子,比如临死之前“昏庸”一把什么的。
你非要给自己身上加个枷锁,你这就是不要脸了!
这一刻,赵桓心中的欲望第一次战胜了自己的理智。
“此事,容后再议!”
赵桓拒绝了,但是赵鼎等人却不打算容后再议。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