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意会

第一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意会

谈及《西游记》,有一个焦点问题,似乎总能引起大家的兴趣: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所向披靡。西行途中,却不堪一击?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线索,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西游记》里还蕴含着一些朴素的自然原理。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孙悟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人、仙、魔三界无不对其心有余悸。他不仅可以降妖除魔,还可以克制猪八戒和沙僧。而懦弱无能、胆小如鼠,一碰上妖魔就吓得滚鞍下马、涕泪交加的唐僧,却是孙悟空最大的克星。唐僧、孙悟空和妖魔之间,相互制约,相生相克。

《西游记》里融入了很多人性的元素。人性里的聪明、勇敢、机智、坚韧、乐观等诸多积极因素,主要集中在孙悟空身上。人性里的愚蠢、贪婪、好吃、好睡、好色等消极因素,主要集中在猪八戒身上。人性里循规蹈矩、不偏不倚的中庸元素,主要集中在沙僧身上。领导人的多疑、武断、昏昧、自负则集中体现在唐僧身上。

《西游记》是一座宝藏,有很多东西值得去挖掘。它给我们的启发太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巧舌如簧,道不尽其美;巨笔如椽,书不尽其妙。

人生的旅途,恰似一次远征。诱惑不断,挑战不止。起决定性作用的,非沿途的险山恶水,而是人的初心和意志。行路难!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而祝守一其实觉得西游记开篇立意【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造化即是因果,会元即是轮回。

说,人要想明白因果、解脱轮回,非看西游记不可。

释厄,则是:释化苦厄,心经里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也就暗示了西游记的主题:说的就是人在自己的颠倒梦想中,屡遭挫败,最终了悟空性,度了人生中的一切苦厄。

师徒四人即是一身三心

所谓的降妖伏魔,不过都是自己的心魔。哪有什么师徒弟四人,分明就是四大皆空。

悟空悟空,了悟空性,便得清净心。为什么孙悟空逃不出佛主的五指山,哪里有什么五指山,那分明就是五蕴,著因著果的众生面对五蕴:色受想行识,那一样不是如同大山一样被压的喘不过气来。悟空在还无法觉悟空性的时候,是绝对无法逃出五蕴这座五指山的。

而上不怕天、下不怕地的孙悟空为何单单受不了观音菩萨教给唐僧的紧箍咒,纵有七十二般变化也斩不断这金箍呢?

因为这金箍是金刚打造,而金刚是天底下最硬的物质,能断金刚的天底下只有一部佛经,那就是金刚经,我们虽然都听说过金刚经,但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金刚经的全称叫做:《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而取经完成后孙悟空发现他头上的金箍自己就消失了,这是因为这时候的孙悟空,已经悟到空性,而空性正是金刚经的主题。

相对应的紧箍咒,实际上正是大名鼎鼎的心经咒语。我们说师徒四人本是一人,唐僧表肉身、悟空表自觉之本心、悟能表觉他之爱心、悟净表无上正等之清净心。

人在自我修证的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五蕴不空,所以要悟空,而悟空之后,就势必要升起度化他人的慈悲心,是舍身为人的菩萨心肠,是脱离男欢女爱的大爱之心。我们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自己能不能做到这样的大爱,是名:悟能。

而一个人不但了悟了空性,修证到自觉;

而且也悟了能爱,修证到自觉觉他的菩萨境界,

那么离成佛就只剩下最后一步,那就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无上正等正觉,是为究竟涅槃的清净心,是名:悟净。

西游记看似一场纷纷扰扰的取经之行,实则是一步一台阶的自我修证之路,可以说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终究修行之道。

颠倒梦想心向西,所以根本没有什么西天,一切都是我们的颠倒梦想,哪里有真经供你取得,一切都在你的心中,证得即是取得,因为你本俱足佛性,一切都在你的心中,一念即可成佛。西天取经我们知道要走十万八千里,而孙悟空的一个筋斗正好是十万八千里,为什么孙悟空不一下翻过去,把经取回来呢?

因为虽然人心本来可以一念成佛,但是人却放不下凡心,凡心即是抛不下肉身这个臭皮囊,臭皮囊正是唐僧这个毫无法力的凡人,可见我们每个人都有上天入地的心,但是给肉身这个五蕴的障碍给羁绊住了,什么时候你能无住生心,什么时候你就能上天入地、金刚能断、得大自在。《红楼梦》里也说: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女忘不了…

没有凡心是梵心,孙悟空七十二变,看似变化多端,厉害无比,实际上正是暗示凡人的心念太杂乱了,整天胡思乱想、随境生心,早已经找不得自己那颗真心了,已经被尘闭久已,不见光明,所以头疼,所以好斗,所以不得自在。

西天一行终于完成,悟空被如来授记斗战神佛,也象征着我们每个人終有一天会跟自己的真心和解。

其实祝守一觉得,每次对于这本书的了解,就是一次对于人生的履历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