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彪炳千秋 > 第一章 丝行的伙计

第一章 丝行的伙计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在苏杭的腹地,四季分明,农桑万顷。河流纵横,苕霅两溪之水流经漾、荡、河、港……水清如镜,土质黏韧,构成了育桑、养蚕和缫丝的良好自然条件。

这里独特的缫丝工艺,逐步形成了“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

这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一条南北向的市河穿镇而。过河道两岸,商贾云集,屋宇林立。从每年的四五月开始,一直到10月,家家户户: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茧箔山立,续车之声连屋相闻。吱呀吱呀的摇撸声与丝车吱吱呀呀交织在一起。流连于青石板上历史的印记,是一缕蚕丝“织就”的流金岁月。

清朝中期。

在一条小河边,住着一户人家,祖籍浙江上虞县,主人姓刘。清康熙初,远祖刘尚迁居吴兴(今湖州)南浔,在大桥湾泰安桥下设小铜匠铺。以帮人家修补铜勺、铜锅、修配钥匙谋生。

主人有个儿子,叫刘镛(1825—1889),字贯经,因排行第三,后来人称“刘三东家”。

刘镛15-6岁年纪,从小聪明伶俐。虽然家境已经破落,为了帮助父亲维持这个家和继承先祖的手艺,还维持这家小的铜匠铺。平时在店铺帮人家修补铜勺铜锅,闲时,挑着担子走乡串巷,风里来雨里去。有时,一天下来,一点活儿接不到。

天下着蒙蒙细雨,担子上叮叮当当的铜片碰撞声,由这条街转到那一条街。

一间不大的店铺,里面放满了各种锅瓢杂货。父亲刘焕章坐在小板凳上吸水烟。

刘镛无精打采地挑着铜匠担进来。

听到响声,刘镛母亲从里屋出来。

刘妈:阿镛啊,你回来啦!看你衣服都湿透了。

母亲心疼地拿起挂在柱子上的毛巾帮佳康擦了一下身上的雨水。

母亲:今天生意怎样?

刘镛无奈地摇摇头。

刘妈:哎!一个上午,店里也没有来人要修理东西。不管怎样,先吃饭。

一间破旧不堪的屋子里,刘镛与父亲、母亲各边坐着。每人一碗稀饭。桌子上放了一碟酱菜。三人吃着。刘妈放下手里的筷子,拉起衣襟擦了一下眼睛。

刘妈唉的一声长气,说:这点酱菜也是张家伯伯酱油店赊来的,这种日子真的不知道怎么过。接着又说:阿镛啊,你爸年岁也不小了,虽然你还小,但这个家,以后还得要靠你。

刘镛抬头看了一下满脸愁云的母亲。

刘镛说:妈,您放心,这我知道。我是个男子汉,人家说,孝顺的儿子,讨饭都把父母拖住。我认为讨饭的儿子没有本事。今后,我不会用讨饭来养活你们。我已经16岁了,知道自己的责任。哎,爸妈,我想铜匠担不想挑了,想到丝厂里去学生意。

刘爸:日子还是要过的,现在“百家饭”也难吃啊!不过这样也好,不要风里来雨里去了,只要人家老板管着你的嘴,肚子不空就行。我还可以在店里做做,日子也是过得去的。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