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雨荷青青 > 第9章 语文巨变

第9章 语文巨变

“江海中学李副校长今天来县教育局,谈到在你们学校寄读的这个学生,他说江海愿意出资让孩子回到江海中学读书。你看,这个学生毕竟是来县中寄读的,她本身就是江海中学在籍生。所以,你看这事?”

“刘科长县中既然接受孩子在此寄读,那就必然一管到底。我们要对学生负责!更何况林雨荷同学在我们县中发展得不错,我想即便是江海中学征求她本人意见,林雨荷也绝对留在县中直到高考。”董校长义正言辞地说,“再说我们县中早就出资资助林同学,助学金优先考虑她,同时拨款为她治疗白血病,这些刘科长你应该听闻的吧?”

“当然,当然。董校长您言之凿凿,我明白了。其实,李副校长当时也就这么一说,我多此一问,还请董校长不要置气。”

“那倒不会。”

考场里赵自若正在做第二块“文学类文本阅读”。

十五分钟后,考生们进入第二模块“古诗文阅读”,分值竟然是44分。第一块阅读加起来不过35分,由此不难看出命题者对古诗文的重视程度。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二、三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

b.上片最后两句,虚构西楼旧忆。后一句似闲实质,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闲”字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c.过片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结拍两句,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

d.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自怜没有好办法,只能在寒夜中白白地为人垂泪,反映出自己的凄凉心境,词情感人。

15.灯烛是照亮诗词情感意蕴的经典意象。请阅读下面关于灯烛意象的诗句,分类整理并说明理由。(6分)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晏几道《蝶恋花》)

“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韩翊《赠李翼》)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闻一多《红烛》)

这样的考题对学生重视中国诗词文化的作用是明显的,命题组秉承语文者得高考的理念,精心置题,其着力点可见一斑。

第三模块“语言文字运用”后,来到了第四模块“写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温度随处可感。冰水混合物0c,人体37c,是自然的温度;罗兰?巴特和史铁生倡导的写作零度,是艺术的温度;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帮助是社会良心的温度。你对温度的感受是什么?……

请以“温度”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立意自定。

写作对于林雨荷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温度对于林雨荷更是感受深刻。

林雨荷审视着作文题目与材料,少顷她欣然命笔,最近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