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猜上个月运输公司利润有多少!”
“你猜我猜不猜?”
“你……你配合一下能死吗?”陈志高笑骂一声,紧接着主动说出一个数字,“刨除成本后的净利润是十七万多,平均每辆车盈利一万多块,这只是刚开始,等业务熟练之后利润肯定会提升。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苏峥占有运输公司三成股份,十七万的三成也就五万多一点,不足以乐开怀,却也值得高兴,按照这种盈利速度,用不了半年就能把投入的本钱收回来。
“我跟你打电话是想问问你,利润要不要分一下?”
“不分的话,你打算怎么做?”苏峥能听出来,陈志高只说了一半。
“你要是不着急分钱,那就把钱继续投进来,我打算趁热打铁再买一些车。”陈志高呵呵笑道,“现在十五辆车忙得不可开交,增加车辆绝对不会闲置。”
“行,你觉得能做那就做,我无条件支持。”
……
“国企承包第一人马胜利跨省承包造纸厂,仅用一个月便扭亏转盈……”
马胜利三个字让苏峥停住目光,随之脑海里浮现出一条记忆信息。
马胜利,八十年代国企承包第一人,因其承包的国营企业都能扭亏转盈,曾被冠以‘一包就灵’的头衔。
这还不是其身上最闪光的荣誉,最让人瞠目的光环是四次被邓公接见,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个人事迹被选入高中教材,在全中国仅此一例。
不夸张地说,马胜利是政府树立的典型。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国企承包的精神支柱,有他的事迹在前,承包国企的人信心无限放大。
马胜利的一举一动都有报社争相报道,新花社,人民日报等首屈一指的宣传渠道都宣扬过马胜利的荣耀事迹。
跨省承包,一个月扭亏转盈,这种关键词汇一出,可想而知会迎来什么样的欢呼赞誉。
八月份宣布的加快国企改革进度,现在报出这样的新闻……
苏峥脑海里再次浮现出关于马胜利的记忆,跨省承包代表着马胜利高光壮举的开始,也就是从这次跨省承包开始,马胜利迎来了属于他的人生巅峰。
跨省承包的新闻出现之后,全国各地的造纸厂主动请求马胜利承包厂子,马胜利当仁不让开始大规模承包厂子。
到今年年底,马胜利会在全国各地承包一百家造纸厂。然后,他会成立马胜利造纸集团,试图联合这一百家造纸厂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但苏峥记得很清楚,属于马胜利的神话会在明年破碎!
各地造纸厂把马胜利奉为神明,心里满是马胜利只要承包厂子,厂子就能起死回生的念头。马胜利应该是很享受这种被人高高举起的感觉,要不然也不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大规模承包一百个造纸厂。
这种荣耀感让他丧失了最基本的理智,他忘记了每承包一个厂子,就要派人过去管理。他更忘记了不是每个人都有像他那样的能力,有些派出去干部的经营水平还不如人家造纸厂原有领导的水平。
想到这里苏峥忍不住唏嘘,自己很清楚现在服装行业有多火爆,之所以不敢大肆扩张,就是因为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够用。
再看报道时,竟是觉得有些嘲讽。
如果没有近似鼓吹的宣传,马胜利或许不会变得那样盲目自信吧?如果没有盲目的自信,是不是不会那么疯狂的大规模承包厂子吧?如果不大规模承包厂子,国内的造纸业有没有可能发展的更好,走得更高?
这是苏峥的个人猜测臆想,可他又清楚,马胜利只是一个代表,类似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不自觉地,苏峥想起了准老丈人说过的话。
“企业改革虽然一直都在积极推进,但尝试的意味还是很浓重的。”
“现在依旧处于摸索前行的阶段,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把企业做好做强……”
脑子里的声音消失之后,苏峥对摸索前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说白了,摸索前行就跟人工排雷一样,需要有人走在前面趟雷。
能否成功,全凭个人运气!
成功了,这就是改革的典型案例!
失败了,后面自然有人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