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此世真的不顾自己的能力,就强行想要吸纳他们,那最终反噬的,只会是自己。
消化流民势在必行,但也并非这一朝一夕之功。
宇文邕,是同州刺史。
他首先得全心保护着的,是治下众多官民。
而非外面叫嚣的流民。
宇文邕通透得很。
确实如高宝德所言,时间已经不多了。
必须快速让民吏将这套政令颁布下去。
或者说是,将这套旧历,重新拾起。
“那阿邕可是也要和百姓一同下田?”
宇文邕苦笑:“天子每年仲春之时,尚且还要亲耕,吾为宗臣,同州父母,自然是要与百姓同甘共苦。”
“阿邕辛苦!”高宝德俏皮道,“那就劳烦阿邕,今日多耕种些土地。”
“今日,吾好想此时就化身耕牛。”
“阿邕莫要耍赖!”
高宝德灵动的一嗓子,言罢,就吸引了不少吏民的注意。
每年仲春亥日,皇帝要先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耕。
皇帝亲耕天地,自然不是和普通田民一样耕地,而是执行严格的规制。
后世明制,是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犁地四趟。清制,则改为往返犁地三趟。
而后,自西阶登观耕台,观耕终了,由东阶退下。
为宣隆重与正式,每逢天子亲耕那日,教坊司的伶人们需要到场,扮成风、雷、雨、土地等诸位神仙。
另有孩童,扮作成田间农夫、农妇的模样,高唱庆祝天下太平的颂歌。
其他随幸的民众,则需手执农具,排列驰道两侧,侍仪官备擎执,静候圣驾光临。
天子至。
圣天子到场,左手执黄龙绒鞭,右手执金龙犁亲自耕田时,前会有两名导驾官牵牛,两名老农协助扶犁。
往返三个来回,谓之“三推三返”。
这之后才可以说,圣驾躬耕的亲耕典仪算是完成了。
再然后,天子就会轻松不少。
登上耕棚的“望耕台”,坐观诸臣子们“辛勤”耕作。
看别人耕种,总比自己上场,要来得爽些。
咳咳……
等天子归朝之后,此番在天子亲耕典仪之上,侍奉一旁的小孩儿和田民们,他们都会得到天家的赏赐。
倒是不多。
当然,赏赐只是其外,最主要的是,随幸一旁的这番恩宠。
面见天子这个事情,就能够一家一户拿出来,炫耀好些辈子。
……
按道理说,宇文邕不是天子,他在礼法之上,当然是不必亲自下田,与民同耕。
可是现在,他既然已经是同州刺史,同州城的父母官,为了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做的,宇文邕都愿意一试。
毕竟都是自己人嘛……
就算是宇文邕在同州呆不上两年,但是一日出镇同州,一日就是同州庶民的父母官。
父母无缘无故,怎会舍弃自己的爱子不爱呢?
高宝德之前没看出来,宇文邕竟然还是一个护短之人。
宇文邕站在一个小山丘上,登高远眺:“管子曾在治国篇中云,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等百姓手中有了粮食,兵甲之事,就能提上日程了。”
高宝德道:“阿邕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