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明勋的穿越风帆战舰的战列线战术首先出现在了东方战场并且随着合众国海军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而得到完善其巅峰正是中荷战争的大决战爪哇海战而在欧洲英国与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践行了这种战术证明了其为风帆战列舰时代的铁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但是在遥远的东方海洋面对合众国海军德鲁伊特尔只能打破战列线战术的铁律用创造性的战术取得胜利原因就在于实力的差距过大。
从战列舰战术出现萌芽的时候各国海军认为风帆战舰特别是主力舰的火炮数量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开始大规模的增加火炮数量十七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大部分的战舰还都拥有三十门左右的火炮而到了六十年代没有六十门火炮的战舰已经不被允许加入战列线了。
但合众国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打破了各国海军将领对战列线战术的自顾自幻想合众国出现的主力舰特别是战列舰这一全新舰种让将军意识到防御的重要性说起来自从战列舰出现以来还没有一艘战列舰沉没于海战之中。
在战列舰出现以前海军普遍认为战舰很难被击穿水下以下风帆战舰被炮弹击沉的几率远小于被俘获、焚毁和废弃的几率因此不重视防御同样是两千四百吨级的战舰英国海军旗舰拥有一百多门火炮而瑞兽级却只有七十四门火炮足以说明一切了。但调查合众国与西班牙、荷兰的战斗发现战列舰之外的主力舰往往因为防御力不佳被大量击穿的炮弹杀死过多的水手和士兵导致舰船作战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失败。
但是爪哇海战又一次证明火力与防御并不是战列舰考虑的标准速度也非常重要在风力孱弱的爪哇海域臃肿的船型和孱弱的风力导致舰队速度缓慢且速度不一但合众国海军战列舰却拥有超出主力舰的速度尤其是李北极指挥的鹰舰队依靠重巡和战列舰的速度从后卫舰队杀到前卫位置不断与龙舰队夹击确定了胜利。
可以说到了五十年代整个世界的海军强国都意识到战列舰是海洋之主而唯有战列舰才有资格加入战列线再强大的武装商船都无法取代战列舰的位置毕竟唯有战列舰在速度、防御和火力方面达到了平衡德鲁伊特尔是欧洲现代化海军的先驱但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能代表解决这个问题。
战列舰的强大总是与其高昂的造价是相得益彰的富庶如尼德兰也不过拥有十几艘战列舰罢了此次前往东方作战尼德兰的五个海军部相互扯皮也不过给了他六艘战列舰再加上法国、西班牙的四艘不过十艘罢了。
德鲁伊特尔在深入研究合众国海军之后发现他引以为豪的七省级战列舰的综合作战能力也不过比合众国战列线最低等的台湾级64炮战列舰稍好罢了也就是说一旦双方完全摆开战列线捉对厮杀欧洲联合舰队最佳情况下也不过是十个阵位上占据优势而合众国海军舰队呢其拥有多少中华级、君级和瑞兽级就有多少个优势阵位而合众国瑞兽级及以上的战列舰拥有二十艘而台湾级是十二艘也就是说合众国海军拥有二十二个优势阵位。
对于欧洲联合舰队来说优势阵位不仅少而且相对优势也小的可怜七省级与台湾级战力大体相仿一对一决战便是三五天分不出胜负也丝毫不让人意外但合众国海军呢瑞兽级暂且不提那些拥有一百门左右火炮的三层甲板战列舰欧洲联合舰队中有多少战舰能招架一二呢?
按照德鲁伊特尔的判断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合众国海军完全可以把三层甲板战列舰集中起来在战列线上集体行动对己方战舰主动冲击几轮齐射便是能打败对手继而凭借速度向前再行挑战像是劈竹子一样一截一截的斩断碾碎。
无论德鲁伊特尔还是拉斐尔、德约特都明白与合众国海军进行战列线决战就是自寻死路欧洲联合舰队要想取胜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火力、防御和速度都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欧洲舰队的优势只剩下了舰船数量和接舷战。
实际上合众国还有近二十艘自由贸易级武装运输船这等两千吨体量的大舰如果算上这些欧洲人没有任何优势但合众国海军从未想过动用武装运输船至于接舷战选择稳重战略的西蒙斯倒是考虑到了他选择增强舰船上陆战队员的数量西蒙斯在南下之前就把合众国海军陆战第一旅调遣来四千多人全部分散到了主力舰上。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欧洲联合舰队取得了舰船数量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胜利说实话爪哇海战中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也拥有这个优势但却被合众国海军用速度化解了在那场海战中战列线上捉对厮杀但出于后卫位置的战舰都是武装商船速度追不上战列线只能干看着发挥舰船数量优势的夹击战术根本没用上反而被拥有速度优势的合众国海军用上了。
基于欧洲联合舰队与合众国大舰队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德鲁伊特尔为主导下联合舰队的计划就是衔尾蛇战术在这个战术下上风下风不重要速度也不重要甚至越慢越好战列线战术中后卫舰队处于主动攻击战术的铁律也被打破这一次德鲁伊特尔把攻击的主动权交给了前卫舰队也就是德约特!
实际上德鲁伊特尔很想自己决断但他是主帅必须呆在旗舰上而舰队规模太大只有在中坚舰队也能指挥全局不得已德鲁伊特尔将战役发起人的角色交给了德约特按照德鲁伊特尔的要求联合舰队要主动以战列线接敌让合众国海军误以为是战列线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