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孤轻轻摇头:“不可。先不提秦军主力可能在蓝田,我等就算进攻蓝田也多半攻不下。就说游离在外的这支秦军,随时可以对我军造成威胁,所谓围魏救赵,不过是无稽之谈,他们完全可以有耐心地潜伏到我军眼皮子底下发起进攻。”
“想不到一群老卒竟如此难缠!”那副将忿忿说道。
“正因为是老卒,才更加难缠啊!”
“咱们军中都是十余年的神策精锐,还有比咱们更厉害的老卒?”副将不信道。
“安西铁军入关后才有的泾卒啊!敌将是个聪明人,他一开始让老卒换上简陋的衣甲武器,恐怕就是为了给我们造成错觉。”
“那,这会不会是敌军的诱敌之计?说不定秦军的主力并不在蓝田县中,而是隐藏在某处”副将问道。
“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尚可孤在马背上展开舆图,手指以蓝田关为起始点,缓慢移动。少顷,他长叹一口气,说道:“看不通啊,若是要埋伏,就当直接败退引我等至埋伏地,何必多此一举呢?”
尚可孤乃是沙场宿将,但是秦军这一番真真假假的布置完全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要打就打,干什么这样折磨人?
从中晚唐一直到宋,将领们的作战习惯似乎就是将军队开到一个地方,进行决战。而在决战之前,士气、装备以及地形的考虑,便相当于砝码,加在胜利的天枰上。比较典型的例子就在于柴荣刚即位时的高平之战,双方军队没有任何计谋地相遇在高平,北汉军在天平上扔了一颗名为契丹的砝码,在前期取得了优势,谁料这颗砝码不如后周数十年磨练出的禁军权重大,所以后周军先败后胜,获得了胜利。
没有多少计谋,实打实的刀光箭雨,血气搏杀。这应当算是当世主流的军事思想,就好像三国的名将都很喜欢在对手的粮道上动文章一样,属于时代风气。
但是这样的时代风气大大限制了尚可孤的思维发散。就好像做一道数学题,时代的风气是:∠a=∠d,ab=de,ac=df,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而杨清给尚可孤出的题目是,过a点作垂线交bc于g,过d点作垂线交ef于h,ag=dh,bg=cg=eh=fh=1/2ac,请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写出该三角形为什么三角形。
尚可孤:???
(好了,不会做的小朋友请留下收藏,会的大朋友请留下推荐票)
尚可孤粗糙的手指划过舆图,最终停在了一处。
“七盘山!既然摸不清楚秦军的意图,那就抢占七盘山,威胁蓝田,逼迫秦军与我们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