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生命邀约 > 七十 天可汗

七十 天可汗

太宗即位二十天以后,突厥的大军便出现在了渭水的便桥(西渭桥)之北。唐太宗闻讯立即率领六位重臣奔赴便桥,隔河痛斥对岸的颉利可汗。唐军的军威和士气让颉利感到恐慌,遂于便桥上与唐太宗握手言和,并立即撤走了突厥大军。

便桥退兵是太宗即位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他的首次亮相。这位新皇帝总算顺利度过了这次危机,唐太宗借此机会凝聚人心,强化了内部团结,同时也找到了转而对突厥进行反功的突破口。

所谓反攻的突破口,是因为唐太宗注意到,弥漫于突厥大军中的军纪松弛涣散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两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另一方面,唐太宗在秦王时代即已与突利可汗结拜了兄弟。于是,唐太宗便努力接近拉拢突利,想方设法孤立颉利。这一时期恰逢草原连年大雪,家畜多冻饿而死,陷入饥荒状态。唐太宗抓住这一机会,任命李靖、李勣(李世勣)为主将,向颉利发动进攻。到贞观四年(630)二月,颉利被唐军俘获,至此君临北亚的突厥帝国,即突厥第一汗国遂宣告灭亡。被押解到长安。的颉利可汗在郁闷中死去。

突厥帝国的灭亡,给予其治下的各个民族的酋长们以强烈的冲击。对于即位仅仅三年半就击败了北方强国的唐太宗之伟业,他们感到震惊和敬佩,预感到唐将成为包括游牧世界在内的新的中心。于是,各民族的酋长们在协商之后,共同推举唐太宗为凌驾于各族之上的“天可汗”。由此,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位集中国皇帝(天子)和游牧世界的天可汗于一身的君主。

唐太宗首先一举解决了摆在眼前的,突厥进攻的,这个最大难题,给唐太宗时代开启了一个好的开端。同时,贞观二年(628),隋末群雄中的最后一支残存势力梁师都也被消灭,全国统一宣告完成。于是自此以后,唐太宗致力于安抚民生,让经过战乱以后疲惫不堪的民众休养生息,同时全力以赴整顿统治体制,开始了在后世广为人知的“贞观之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