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林木兰见罗海龙如此乖巧聪明,于是便更加的爱护他了,于是便尽己所能的开始教他认字识字,在家里,便时常的都可听见祖孙俩那朗朗的诵读《三字经》和唐诗宋词的读书声,其间也有罗海燕和罗家寿带读、背诵的声音……
而这时,更大的喜讯又从李雪梅和罗家福的口中说了出来,是那那李雪梅又停经了。
已是做过两面妈妈的女人了,家人便根据其状况,都一致认为那李雪梅是又怀孕了。
但为了稳妥起见,那林木兰还是匆匆地请了郎中来帮李雪梅把脉诊断,在经过了郎中的诊断后,便确定那李雪梅真的又是怀孕、有喜了。
罗家真是好事重重呀,因而,那林木兰真是又一次乐开花了呀!
而且,在1938年的四、五月份,那林木兰又收到了罗家禄寄来的一笔“番批”了。
此时,当地正是雨季的时候,老天爷三天两头便会下一场暴雨,龙江水时涨时退,这便给罗家福的打鱼生计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眼看家里又要添丁添人了,生活又要增加压力了,于是乎,在经过家人的商议后,罗家福便又往榕城的舅父家跑了一趟,在舅父们的帮助下,罗家福用弟弟罗家禄寄回来的这一笔“番批”,他从榕城买了一条小船,这船是一条比舢板稍大的人力的平底小渔船,另外,他又添置了好几条渔网,然后,他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他便用船桨、竹篙把船撑回了罗家寨。
这回可好了,罗家福打鱼,那是鸟枪换炮了。
有了船又增加了渔网后,那罗家福打鱼的范围就宽广得多了,以罗家寨为中心,罗家福打鱼的范围便向上下游各扩展了三、二十里了,当时,那罗家寿也已经是13岁健壮的少年了,所以,罗家福便把弟弟罗家寿带到了船上,兄弟俩便专注于打鱼了。
其时,兄弟俩吃住到了船上,有时逆流而上,有时顺流而下,在打到了鱼后便就近售卖,因此,兄弟俩每每是间隔三、五天时才回家一次。
这样,因打鱼谋生的手段大大地改善了,便不管是严冬的霜冻,还是炎夏的刮风下雨和烈日酷暑,那罗家福和罗家寿便都可以出河捕鱼了,兄弟俩在江中漂泊,累了则可在船上休息,饿了也可在船上煮饭充饥,而且,那收获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了,那收入也就比以前多了很多了,家里的生活也就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了。
随着生活的改善,经与罗家福的商议后,那林木兰便到黄半仙那里挑了黄道吉日,请了巫师仵作,挖开了罗金水的土坟,捡起了罗金水的骸骨,再把它完整地放到了一个当地土窑烧制的陶罐里,当地人把这种陶罐叫做“金埕”,之后,又请了风水先生来摆罗盘转八卦,选了风水宝地,罗家便在按当地的民俗,对已死去了七年多的罗金水进行了二葬。
罗金水的骸骨还是被葬在了蟹岗的山坡上,只是由北坡被换在了南坡,在风水墓地的竣工之日,林木兰率领全家人以全猪、全羊以及其他三牲发粄等对罗金水进行了祭拜,在祭拜完成后,又与罗金泉一家人进行了祭品的摆宴食用,罗金水与罗金泉兄弟的整个家族的人都洋洋自得、自傲万分。
自此,罗家人便更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心中也更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了。
至1938年冬季的一天,那李雪梅又顺产产下了一个儿子,家人便又是万分的欣喜,都以为这是罗金水显灵保佑的结果,是祖宗风水发挥了作用的结果。
然后,林木兰又为新孙子到黄半仙那里去排八字算命理,最后,根据其姐姐罗海燕和哥哥罗海龙名字的取字顺序,这个小男婴便被取名为:罗海豹。
在罗海豹满月时,高兴得不得了的林木兰在家里摆了八围台的满月酒,她除了宴请李雪梅的娘家人和罗金泉一家人外,那林木兰的大哥也带了一围台的娘家人来参宴了,同时,林木兰还宴请了罗家寨村中60岁以上的长辈和其他的一些亲朋好友,林木兰更向全村人派送了红鸡蛋。
罗家可谓是家逢喜事、贵客临门,因此,那一家大小都甚是高兴,家里便洋溢着浓浓的喜气。
那林木兰乃是一个智慧女人、乃是一个女强人,她想借此机会来显示自己家里的生活已经走出了低谷了,她想借此机会来显示自己家里自罗金水被打伤死后8年来的困苦生活已经过去了,她更想借此机会来显示自家已经添丁进财充满希望了……
那林木兰的大哥叫林木荣,趁着妹妹林木兰的孙子满月的这个机会,他便带着一个弟弟林木旺和几个侄子共8人,是撑着两条小船沿着榕江再转入龙江来到罗家寨的,一是来为妹妹助兴,来为妹妹壮大声威,二也是来联络联络兄妹之间的感情,也有来为后辈们联络感情的意思。
在罗海豹满月的那几天,舅父、外甥、表兄弟们齐齐在龙江里捕鱼,他们在龙江里吆喝着客家话和潮汕话,他们天天都是满载而归,家里餐餐也几乎都是鱼肉飘香、开怀畅饮、互诉衷肠,罗家里便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欢声笑语。
这便引来了当地人的啧啧称叹和羡慕!
那林木荣一行人在逗留了好几天后,才带着林木兰购置的龙头镇的姜糖、花生糖、茶叶和苦笋干等等土特产,他们才撑着船顺流回揭阳榕城去。
自此,在罗家家里,那李雪梅便专职地在家带自己的三个小孩,分别是刚满月的罗海豹,2岁的罗海龙和6岁的罗海燕,她也与林木兰耕种着自己的那一亩半地,而林木兰呢也经常的去帮别人打短工,那罗家福和罗家寿则专职的下河打鱼。
一家人的生活就这么有条理、有规律、有节奏在忙碌地过着。
在此后的几年,随着孩子们的慢慢长大,那罗家家里既充满了孩子们的哭闹声、打闹声和嘻笑声,也充满了林木兰的教文识字声,还充满了那童稚乐趣的传诵客家童谣《月光光》的声音……
从初夏到仲秋,在月光如泻静怡的夜幕下,又或者是在繁星闪烁银河璀璨的星空下,伴随着虫鸣鸟唱蛙叫,伴随着林木兰或者是李雪梅手中的大蒲葵扇,那躺在禾坪草席上的孩子们,也和村中的其他孩子们一起,便总在大人们的教导下,在传唱着千百年来当地祖祖辈辈们都曾经唱过的当地的客家童谣:
“月光光,山亮亮。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吂打花,先生摘苦瓜。苦瓜吂打籽,先生捉拐子。拐子走入窿,先生捉虾公。虾公跌落塘,先生想捉大鲤王。大鲤王,捉唔到,先生想捞大月光。大月光,捞唔到,先生泪汪汪。先生哦,唔好泪汪汪,你一定要坚强,转头就见到海龙王。海龙王,好大方,送佢一张大龙床。大龙床,四方方,先生睡梦睡到喷喷香。请你借我睡一夜,让我一觉睡到大天光!”(注:吂即未;打花、打籽即开花结籽、成熟的意思;拐子即青蛙。)
凉风中的童谣和童趣,孩子们的声音在反反复复,孩子们的声音在夜空下飘荡,大人们也在自由自在地扇着蒲葵扇、聊着家常,大家都是那么的惬意,那情那景,总让人陶醉、总让人留恋、总让人充满了乐趣,也总让人舒服和幸福……
罗家的孩子们就在这种氛围中快乐地成长着……
然而,在此后的不久,前文讲述过的那场天灾人祸便降临了……
欲知罗家人在1943年的那场大饥荒中是如何生活的?请看下章续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