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呢?”黄台吉沉声问道。
“陛下,郑家之军,士卒每日食肉,军中骏马每日食豆,加上炮多,为了拉炮,又需要挽马,挽马又要消耗草料。这样一来,他们的军队每日消耗的物资,也是普通军队的一倍以上。陛下,李自成退出北京之后,吴三桂一路追击。但郑家军呢,却不是一路追过去的,他们先从京师附近退回静海,然后上船,转到镇江,然后沿着长江溯流而上,甚至进攻襄阳,都是依托着汉水。陛下,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朕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郑家军的补给极度依赖于水运。”黄台吉点点头道,“不错,郑家军的诸多行动,很少有离开水路太远的。这的确又是他们的一个弱点。只是要如何利用这弱点,却也不容易……”
“陛下,郑家占据牛庄堡,牛庄堡一带过几个月就要封冻了,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夺回牛庄堡或是笔架山,却也不错。只是敌军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们自然会有所准备,这两处估计还是不好打。臣觉得,若是今年冬天打不下来,估计到明年春天,他们就会沿着大辽河向我们进攻。若是……”洪承畴的声音低了下来。
“先生说的不错,虽然有些难度,但是也值得一试。”黄台吉听了,点点头道。
……
模范军主力在占据襄阳,斩杀李自成之后,开始追击李自成的余部。郑森发出檄文,要求李自成的余部投降,并向弘光上书,要求天子下诏,许李自成余部投降后既往不咎。弘光帝和内阁都没有表示反对,并用八百里加急,将赦免投降者的圣旨送到了襄阳。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自成的余部中,大部分的都向郑森投降了,剩下一部分和李自成有亲属关系的将领则入四川投奔了张献忠。这样一去一来,便到了这一年的七月(阴历)了。郑森将大概一个步兵团的模范军交给郑芝虎,便带着其他的部队,包括那些投降的顺军,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七月中旬,抵达了长江口,在这里,军队略作修整,然后便再次登船,其中投降的顺军被分别送往菲律宾和台湾,而主力部队则向着济州岛而去。
辽东大约会在八月中旬开始秋收,模范军主力在八月底抵达了济州岛,大部分的士兵将在这里修整几个月,但是轻骑兵部队却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他们在济州岛换了一些新的战马之后,便再次上船在这一年的九月十二日抵达了牛庄堡。
牛庄堡在这几个月中有进行了不少的扩建。核心堡垒区域依着原本的城墙,又建了一些辅助的矮墙,将牛庄堡从一个传统的城堡改造成了全新的棱堡。而在核心的棱堡之外,又有四道壕沟,以及四重蛇腹铁丝网。
不过对面的建胬也没有闲着。他们的沿河堡垒也已经基本完成了,这是两座隔着大辽河相对而建的堡垒,上面一共部署了四十多们各式火炮,考虑到大辽河的宽度,这些火炮虽然性能不算好,但是反正大辽河宽度有限,这样的炮台也已经足以非常有效的在日间封锁河道了。除此之外,他们还在河流上布下了两道拦河的铁链,以防止模范军的船只趁夜偷越。
这一系列的措施,模范军要想有效的袭扰对手的纵深区域变得更加困难。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在满清在河流上拉起两道铁链之后,袭击满清后方的行动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最近一段时间甚至基本上已经停止了。
不过大量的轻骑兵,以及更多的战马的出现,却又让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这一次,郑森有意压缩了轻骑兵的人数,却给他们配上了双马,这使得他们的长途奔袭能力大大的增强了。郑森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轻松地越过满清的拦河铁索,再次对纵深的粮食产区发起袭击,以不断地削弱满清,并迫使他们在冬天的时候,向守备森严的牛庄堡发起大规模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