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们再把加热时间减少十分之一,试试下一个铜锭……”钱万贯说。
钱万贯原本是佛山一代出了名的铁匠,被郑家高新请来之后,如今却干上了锻铜的事情。看起来好像有点专业不对口了。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里,青铜很少需要进行热锻处理(一般青铜器都是铸造的,而其他的铜器,比如铜盆,铜瓶什么的,都是直接冷锻成型的。也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所以铜器师傅们对于热锻的火候什么的,反而不如铁匠们有经验。因此,青铜锻造这件事情反倒是被交给了一群铁匠来负责。
但是对于铁匠们来说,青铜是一种和钢铁完全不同的金属,所以他们原来的很多经验暂时都用不上了,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最笨的办法——慢慢的试。每种可能的火候都试一试。然后一一记录下来,直到找到可行的方法。事实上,在很长的时间里,有关金属的热处理的技术,基本上都是靠着这样的办法,一点点的试验出来的。
而在找到真正合适的锻造方法之前,郑森还是不得不继续使用铸造的火炮。
“老钱呀,你的时间到了。你可不能再霸着机器了,这台机器,该我们用了。”
钱万贯正准备交代手下的学徒,进行下一轮的实验,却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他抬起头来一看,却是另一位著名铁匠张大壮。和钱万贯一样,他也是参与这一项目的铁匠。钱万贯点点头,没有多说话,只是让到了一边。
每一个铁匠都选择了一个加热铜的温度区间。当然温度是不是到了这个地步,主要靠铁匠们的经验判断。而他们的身边都跟着有几个护厂队培训出来的学徒,这些学徒则负责严格的记录下每一次实验的情况,包括火力的大小,加热的时间,锻炼的结果。
因为能够锻造大件的水力锻造机目前还只有一台,所以所有的工匠都是先在自己的小炉子上面进行初步的实验,有了一定的结果之后再到水力锻造机上进行大件锻造的实验。而且小炉实验开始的时间要早得多,在水力锻造机的第一个零部件被设计出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显然,小件物体的温度控制和大件物体并不太一样。所以虽然在锻打小块的青铜的时候,钱万贯获得了不错的结果,但是换成大件之后的实验却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不过虽然失败了,钱万贯却并不是非常沮丧,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在渐渐地摸到了成功的边。这一次锻铜开裂的状态,在他在小炉子实验的时候,他就已经有过类似的失败了。对比在小炉子上面的记录,他知道,这多半是因为锻铜的温度过高造成的。所以他有信心再后面的试验中慢慢的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如今他担心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张大壮他们的试验结果会如何。因为张大壮同样在小炉子中获得了成功,如今就看谁能够抢先在大件锻造上获得成功了。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涉及到高额的奖金。
所以钱万贯并没有离开现场,而是站到一边聚精会的盯着张大壮的实验。虽然依照上面制定的规矩,到了大件试验的时候,所有的实验数据都要共享。但是钱万贯依旧守在这里。
张大壮的实验同样失败了,而且他失败得看起来更为严重,因为他的那块锻铜虽然没有出现密密麻麻的小裂纹,但是却出现了很深的几道大裂纹。
“张冲,快查查我们的小本子,这种裂纹是怎么造成的?”钱万贯赶忙对张冲说。在小炉子上,钱万贯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所以,有些结果如果不翻阅记录,他自己也记不太清楚了。
所谓的“小本本”并不是完整的实验记录。上千次实验的记录堆出来都有小半间屋子了,查找起来很是费时间。不过其中的一些经典的图像,张冲却将它另外整理成了一个小本子,只要找到类似的图像,然后再找到那个区间,就能更快的找到和这次失败最为接近的小炉实验的结果了。
“在这里,师父,你看是不是和这张图上的裂纹有点像?”张冲很快就从小本本中找到了一幅图。
钱万贯接了过来,看了看,虽然他其实并不识字,但是这一年多来,至少小本本上常见的一些字他已经能认出来了。在那张图下标着“火候五十八”旁边还标注着“火候不足,不够热。”
钱万贯点点头,刚要吩咐张冲做好记录,却看到张冲已经在刚才的那份大锻件实验报告上标上了这样一句:“初步认定:适合的加热时间应该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