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望去,空间最边沿依然被灰色雾气笼罩。一座座沙丘孤寂苍茫,似乎里边掩埋着无数可能。
近处大沙丘已经被点点绿意覆盖,是梭梭树的功劳。
更近些的地方,草莓田郁郁葱葱,那株高大的草莓王和徐磊隔空相望,德鲁伊虫正栖息在藤蔓枝条上休息。
似乎感应到召唤,小家伙抬头发出嘶嘶的声响。
紧接着,薄荷德鲁伊虫也传递着欢呼的情绪。还有两只地衣德鲁伊虫,同样做出回应。
陪几个小家伙互动两分钟,徐磊终于想起正事儿:自己是来迎接新诞生德鲁伊虫的。
往常都是站在树下看,等待小家伙爬入手心。
今天近距离观察,倒是别有滋味。
随着橡树果实开裂,一个小家伙缓缓从里边爬出。
这也太……徐磊愣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形容新德鲁伊虫。
它除了脑袋黝黑外,通体雪白,胖乎乎的,尤其腹部特别大,完全一副营养过剩的样子。
如果不是小家伙胸腔下边长着六条纤细修长的胸足,徐磊几乎要把它看成农村厕所某种生物了。
另外这只德鲁伊虫脑袋上还有两根长长的触角,整体粗看上去,有些像黄蜂蜂蛹刚成虫前的模样。
可惜背部光秃秃,少了两对翅膀。
有了前几只德鲁伊虫各种奇怪的模样,徐磊如今接受能力明显提高。
他觉得小家伙虽然有一点丑,不过和地衣德鲁伊虫相比,颜值要提高许多。
接下来,就看它选择什么植物。
徐磊伸手,德鲁伊虫慢吞吞爬进掌心。
跟着他抓住一条树枝,念头微动,再次被送回地面。
这几个月来,徐磊像蚂蚁搬家一样。只要在外边发现新植物,都会引进空间。有了地衣德鲁伊虫后,他更在网上买了上千块种子。
如今粗算下来,空间内植物最少有两百六十种。
徐磊现在很好奇,这家伙会选择什么样的植物来依附。
来到灌木丛前,他将德鲁伊虫放在地上,用手指碰了碰小家伙脑袋道:“去吧”
这只德鲁伊虫明显属于慢性子,落在沙土地上后并没有急速爬行,依然不急不缓的。
徐磊盯着三分钟,它只爬出一米多远。
这速度,比蜗牛还不如。
最后徐磊实在不耐烦了,干脆趁此机会继续种植梭梭树,不再关注小家伙的选择。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提示文字终于出现。
品名:地黄
年龄:2
特征: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茎紫红色,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花冠外紫红色,内黄紫色,药室矩圆形,蒴果卵形至长卵形,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看完,徐磊也有些意外,这只德鲁伊虫竟然会选择一种中药材。
地黄是“四大怀药”之一,早在几千年前《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被人们称为“得大地之精髓,才根深茁壮”,也称为地髓。
据说它还是一种了不起的补益药,曾被列为皇封贡品。后来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亚欧各国,甚至被海外人士誉为“华药”之一。
就连《红楼梦》中,也有宝玉为晴雯改药方加地黄的情节。
总之,这种药材在古代地位相当牛掰。
不少人可能觉得地黄这个名字陌生,但是再提一种中成药名字,肯定大家都有印象。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里边的君药(主药)就是熟地黄。
徐磊之所以对地黄熟悉,自然不是因为缺啥补,主要这东西能卖钱,而且曾经有一段时间相当值钱。
那是徐磊刚上初中时,地黄不知被什么人炒作,几乎一夜之间价格疯涨。最夸张的时候,镇上药材铺一斤收购价二百多块。
当时徐父在镇上干建筑,一个月辛辛苦苦才挣900块。也就是说,只要挖五斤地黄,就抵得上他干一个月。
徐家沟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疯狂了,一个个扛着?头到处挖地黄。山坡、墙角、路边,甚至是坟地……总之只要生长地黄的地方,都逃脱不过人们的火眼金睛。
连徐青山夫妻俩也不例外,那段时间他们啥活不干,专门挖地黄。徐磊星期天作业都没写,跟着家人加入挖地黄大军。
短短一个月时间,青山镇并不少见的野地黄被抢挖一空,连个毛都找不到了。
大山外围挖完,众人又结伴朝深山进发。带上干粮和水壶,吃住都在山里。
当时的盛况,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匪夷所思。
甚至徐青山还和妻子商量过,自家责任田割完麦只留几亩种庄稼,剩余改成地黄田。按地黄产量来算,一亩地最少能收入一万块钱。
十几亩地,一年有小十万的进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