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宫门的路上,长孙无忌等人一边走路一边持续讨论。
“长孙大人,可有什么高见?”
“赈灾当是户部主管,刘大人,你觉得该如何?”
“国库空虚,户部也调不出铜钱。”
“将流民分散,汇入各道如何?”
“绝对不可,流民必须集中管辖,否则一旦暴乱,必将乱我朝根本。”
“只能是随时准备派军镇压流民,赈灾之时另想他法。”
一群当朝众臣讨论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什么解决方案。
到了最后,竟有人提出派兵镇压的方案,丝毫不顾百姓能否从天灾中存活。
要知道,现在只不过是大旱之初,百姓还没到成为流民的时候。
这大旱距离真正成灾可还有着至少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诶,明日早朝再议吧。”
最终,商讨无果之下,百官只能各自离开,返回自己的府中休息去了。
此时此刻,没人知道,一队来自丰州的人马正带着刺史王俞的信件以及一种奇怪的作物正在赶来长安的路上。
这来自丰州的奇怪农作物,也即将成为解决此次灾情的关键。
……
次日,李世民早早的便来到了朝中,文武双方的大臣也是早早站定。
今日朝会的氛围显然是相当的凝重,所有人都知道关内道大旱的消息。
“诸位,说说吧,有何方法能解关内道之患。”
“若有人能给出解决方法,朕必有重赏!”
李世民自己反正是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只能把希望给寄托在朝中的百官身上。
只可惜,李世民显然时高估了这群人。
最后给出的方案只是派兵镇压,压根儿给不出任何实质性的解决方式。
同时,当一众武将在听到这极其简单粗暴的方案后,顿时就不乐意了。
这派兵镇压到最后,背负骂名的显然是决策者李世民以及他们这群执行者。
在骂名之后,这群提出方案的文臣却依旧能享受着民间的声望,不会有任何损失。
因此,朝中顿时就形成了两派。
房玄龄、杜如晦等思虑深远之人与程咬金等一众武将站在了同一阵线,坚决不同意利用军队强行镇压。
而另一方面则是以户部尚书刘政会等人为首,时刻强调如今大唐国库空虚,根本没有任何钱财来进行赈灾。
最终,李世民越听越头疼,直到老太监王德忽然来到了李世民的身边,递交了一封信件给李世民。
李世民暂时不管朝中的争执,大开了这封王俞送来的急件。
“丰州刺史王俞……”
“吴家村人发现一种奇物,种入田中,成熟后可食之果腹……”
“其型椭圆,表有皮,内可食,亩产数千斤……”
“吴家村人言,此物乃李言发现,交予吴家村……”
看着这封信件,李世民的眼睛顿时瞪的老大,一种名为狂喜的情绪涌上心头,脑袋都被心头喜悦给冲的晕乎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