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一幕,朱平安几乎都忍不住想要敲他们几个闷棍了!
这么多黄金,这一场斋樵仪式得花多少钱啊,大明百姓的血汗全都用来做这了?!花在老百姓身上多好!
而且,还不止这!
道场非常宽阔。一共建了九个法坛,其中有一个是主法坛。其他八个法坛要小一些,法坛是用土木构筑的高台。用来沟通上天的,其中主法坛差不多有七八米高,上面还摆放了香炉、烛台、花瓶、香简等供器,以及幢幡、符简、章表、法水、手炉等物,零零散散足足有近百样之多!
除了法坛,道场上还有九九八十一个香炉,这每一个香炉都足足有半人高,上面插着足足有婴儿手臂粗细的一米多长的道香,烟雾缭绕,气味中还有数种药材香料的味道,可见这焚香的价格也绝对是价值不菲。
真是浪费!
把这斋樵所花的钱给老百姓做点实事多好!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烧了!浪费了!
这斋樵规模越是恢弘,朱平安就越是心疼。
在朱平安痛心疾首的时候,听到一阵无量天尊的声音,然后便遥遥的看见一位白须飘飘、鹤发童颜的老道士穿着杏黄道袍缓缓而来,在道场的道士全都向着老道远远行礼,并有数位地位较高的中年道士迎了上去,听候老道士的吩咐。
虽然距离远,但是朱平安也差不多看清了老道的长相,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几乎是书里面经常描述的老仙的样子,白须飘飘,精矍铄。
这般棍风采,跟朱平安在秦淮河畔遇到的那位赠送朱平安两本书的那位老棍有得一比了。
不过可以确认的是,这位陶天师并非朱平安上次在秦淮河畔遇到的哪位老道!这位陶天师年纪显得更大一些,身上的气势也更足一些。
哎,好好的在深山里修你的道,念你的经呗!我大明可经不起你们这样折腾!说起来,大明这座高楼大山在百余年后倾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在皇宫里的道士也“出”了一份力!
朱平安远远的看着陶天师,暗暗撇了撇嘴!
远处的陶天师在吩咐完后,便翩翩去了另外一处宫殿,大约是分享沐浴,准备斋樵了吧。
几位聆听陶天师吩咐的道士在回来后,便引领着朱平安等人上了法坛,一个道士搭配一个翰林,两人负责一座法坛,去法坛上面书写青词、牌匾、对联等等。
袁炜应该是斋樵的常客了,这些道士也都认识,有位大约是大师兄模样的道士领着袁炜上了最大的那座主坛。
于是,登上最高最坛的袁炜看了下不远处登上小法坛的朱平安,露出了骄傲的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