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他想到个修行《戒方轮色经》的取巧办法,那就是一旦受戒积压的狠了,就换个法身释放,回头再继续受戒,如此就不容易因违戒而受大惩罚。
这《戒方轮色经》修持起来,真的是个苦营生,不取些巧,他觉得守一方都难,尤其是行走江湖状态下。
唤了家丁引领他洗漱,沐浴之后,却见聂家奉上了全套的衲衣袈裟。
比较有趣的是,此地的衲衣袈裟虽然也分三衣(五条中衣、七条上衣、九条众聚时衣或法衣),但却没有僧鞋,而是僧屐。
这僧屐不同于木屐,更像是人字拖与皮凉鞋的结合,露脚趾、露脚后跟,但中间却是层叠如裹布,且鞋筒过了踝骨。
与这僧屐配搭的,是直至膝下的足衣,以及松紧性更好的皮条裹腿,僧屐也是皮制的,底子有寸厚,
俗话说,只有走过长路的人,才知道一双好鞋有多重要,以及绑腿的作用。
而这僧屐皮绑腿,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先不说另类与否,跟脚、紧凑、舒服,这都是实打实的。
三衣也有些特色,分别是麻白、土黄、灰黑。
佛门视青黄赤白黑为五正色,而上述三色,则算是非典型的坏色。用坏色,代表着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中衣款式也就罢了,上衣和法衣却是开叉至腿根的五叶方襟莲衣,其中法衣又是斜肩单袖、收腰配宽束带的设计,再把金线真红法披一披,该紧身的地方利落,该宽松的地方飘逸,当真是卖相一流。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虽然还少了念珠、盘长之类的佛门常用法器,但有了这身行头,不修边幅的野和尚,立刻就有了佛武高僧的派头。
换得衣衫出来,聂员外长子聂风已经在等。
“大师,恕晚辈眼拙,之前多有怠慢,还请见谅。”
“贵府家丁虽认错了人,洒家却觉得这是缘法。昨日酒肉款待,也吃的颇为惬意尽兴,何来怠慢?倒是这身佛衣,不但别有佛韵,还颇为合身,洒家愧领。”
“不瞒大师,这是晚辈灵机一动,从圆光寺请来的,能令大师满意,不胜荣幸。”
“哦,这圆光寺就在附近?”
“便在镇北的栖霞山上,家父法事,便在那里举行。”
“哦,倒是正好叨扰拜访一番。”……
两人正客气寒暄着往中堂走,聂家已经在那里背下丰盛的早饭,供请来的助力享用,一名鼻青脸肿的家丁急匆匆跑过来告状:
“启禀大少,那少年剑客又登门了。赖着不走,还打人。”
聂风眉头蹙起:“张管家呢?”
“也被打了。”
“岂有此理!”扭脸对周行道:“晚辈去处理下这登门滋事的恶徒,大师去中庭用餐即可。”
“洒家与你同去。”说着便对家丁吩咐:“头前带路吧。”
数分钟后,来在府门前。
就见门附近歪七扭八、或站或倒着数名家丁,管家也被揍的鼻青脸肿,一手扶着门柱在那里雪雪呼痛。
而距管家不远处,一名侠客打扮的年轻人昂首而立,那派头颇有些小倨傲。
聂风上前,劈头盖脸就问:“你这厮真是无礼,为何如此辱我聂家?”
年轻人反唇相讥:“你又是何人?跟他人搭话,不懂得先通名吗?”
“我便是聂府主事人,聂风。”
“鄙人公孙鹄,鸿鹄之志的鹄,为聂老员外邪祟上身而来。怎知你家的下人好不懂事,三番两次阻挠,还出言讥讽,这才略施薄惩。”
这时管家辩驳道:“你前日来登门,我就客气解释过,我家之事、自有安排,并不需要你这样的少年侠客助力。我还表示,为了感谢厚意抬爱,愿奉上二十两仪呈。是也不是?”
“呵,我可不是为了银两才登门。我是受人所托而来,这一点同样在前日就说的明白。”
“敢问受何人所托?”聂风插嘴。
“聂小倩。”
“……”周行好悬没忍住。
聂风则呵斥:“我家小妹闺名,你从何处探知?说!”
“她自己告诉我的。”
“胡言乱语。”
“为何如此确定?”周行插言询问。
聂风苦笑:“不瞒大师,小倩昏迷,尚在家父之前,已有数日光景。”
“这样啊…那洒家到觉得,公孙少侠可能与令妹的昏迷有所关联,水落石出之前,反倒不方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