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昉笑道:“我也看到了,只是没喊出声来。”
刘源清说:“便算咱们四人共同擒获的吧。”
王冕说:“也好。”
宁王突然问道:“你等是何官职?”
四人如实回答。
宁王感觉很悲哀,叹息说:“朕乃天潢贵胄,竟被四个微末小官驾渔舟阻住,此皆天意也!天要亡我,非战之过。”
刘清源冷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这逆贼,既无民心,也无军心,怎能不败?”
王冕指着战船大阵:“你有战船无数,怎一触即溃?人心也!”
宁王怒道:“放屁!还不是因为王守仁夺了南昌,俘我将士家眷,兵无战心才有此败。”
杨昉不耐烦道:“跟他说这些作甚,快擒他去见阳明公。”
王阳明这次也是水陆齐发,两岸皆有乡勇赶来。那些好不容易游上岸的溃兵,早已累得浑身发软,纷纷选择跪地求饶,也有一些想游到更远的位置上岸。
溃兵太多,成功逃走的不少,叛军水师大将凌十一就不见了。这货顺流而下,游了近十里才登岸,从此无人知晓其下落。
“抓到宁王了,抓到宁王了!”
王阳明坐舰附近的官兵,纷纷高兴大喊起来,一堆知府也欣喜若狂,集体作揖道:“贺喜阳明公!”
王阳明却显得非常平静,问道:“北边是何人领军?”
就在此时,王渊和宋灵儿乘小舟而来,夫妻两人立在船头:“老师,我们来了。”
“哈哈哈哈!”
王阳明这才大笑:“我说是谁,来得如此凑巧,不料竟是若虚和宁儿。”
“是挺巧的。”王渊感觉自己就像来打酱油的,王大爷已经把事情给干完了。
但王渊也非毫无作用,有他事前做部署,宁王此番拜得更快。而且主战场位置发生改变,王阳明也没有火烧连营,本该被王冕擒获的宁王,变成四个地方官一起抓住。
袁州知府徐琏惊讶问道:“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王若虚?”
王渊拱手笑道:“然也。”
徐琏好奇道:“王侍郎怎会在此?”
王渊解释说:“我告假回乡成亲,在湖广听到宁王谋反,便带着三千湖广兵过来。在拿下九江和南康之后,就准备过来剿灭宁王,没想到诸位已经平息叛乱。”
徐琏感慨道:“有其师必有其徒,阳明公与王侍郎皆匡扶社稷之大才也!”
王阳明自然要帮弟子扬名:“诸君不知。宁蕃叛乱之前,我这学生就已有部署。南直隶的李总督,湖广的魏总督,都是他推荐之人,用以堵住宁蕃北进和东出之路。”
广东巡按御史伍希儒趁机吹捧道:“如此看来,王侍郎非但骁勇无双,更有那庙算之大功!”
擒获一个反王,顺带抓住伪朝左右丞相,自然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众人皆知王渊深受皇帝宠幸,王阳明作为王渊的老师,立下此功必定一步登天。大家跟着记功升官,又能借此搭上王渊和王阳明的大船,那种喜悦简直不能说出来。
还没收拾完战场,官员们就开始联络感情,都存着今后互相倚助帮忙的心思。
不管以前是什么派系,有过一起平叛勤王的经历,都可以发展为同一阵营的朋友。
跟一堆地方官交流片刻,王渊把王阳明拉到旁边:“先生,速速派人报捷!”
王阳明说道:“溃兵都还没抓完,报捷文书如何写?”
王渊说道:“那就写一份简报,说已经擒获宁王。得赶紧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防止陛下御驾亲征,他早就等着宁王造反然后亲征了。”
“那却是该立即报捷。”王阳明顿时了然。
若皇帝御驾亲征而来,那得浪费多少粮草啊,希望还来得及阻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