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浪费两字可以形容的了。
“迟早要用的,难道要让我老头子把它带到地下去?”
“你是我的关门弟子,不用在你的身上,又用在哪里?”
老人淡淡的两句话,结束了关于这一点的异议。
也让陈致和这个“非关门弟子”肚子里酸水直冒。
老师,同样都是弟子,这待遇的差别咋就可以大成这样涅?不过看着身边的小师弟,这个未来的“大宗师”,陈致和心中的不平衡,很快重新平衡。
于是,接下来。
就在后院中。
头、尾、须,上部中部下部,表皮、外侧、内侧、核心,切片、磨粉、整块。
水浸、水煮、水蒸,酒浸、酒煮、酒蒸,干烘、蜜炙……
许广陵就这般,上了第一堂的药材初步处理课。
当然,作为药材来说,这人参倒也没有浪费,最终是被四人分而食之。
对于普通人来说,药材的吸收是很慢的,因为药材的有效成份很多都属于大分子,“难消化”是其特点之一,也就在讲到这一点的时候,老人给许广陵附带讲及了药材处理中的“九蒸九制”。
“最初,应该是有大医发现某些药材经过寻常的蒸煮,其药效难以被有效吸收。所以或会尝试在只蒸一次的基础上,多蒸一次。”
“这种尝试,就打开了药材处理的新天地。”
“所谓九蒸九制,这个‘九’,不代表确切的数字九,而只是代表多、不止一次,具体而言,可能是两次三次四次,也可能是五六七八次,当然也可能是不多不少,就是九次。”
“九蒸法应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某些难消化药性的降解,二是某些大毒类药性的去灭。”
“这是一种理论上很简单但实际掌握上很复杂的药材处理方法,有很多具体的讲究,非大医不能为。”
“若非大医,则要么刻舟求剑,要么胶柱鼓瑟,又要么,沦为装弄鬼之流,或徒劳无功,或适得其反,或误己误人。”
许广陵点头表示理解。
老人这里的“大医”,大抵就是掌握了农诀之后的他,又或是老人与陈老这样的,总之是,品尝之后,能知药效。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地把握这个方法。
而在讲完了这个之后,老人开始为几人及自己针灸,为的是,让刚才喝下的参液,快速吸收。
这是一套特别的针法。
作为针灸一道的继往开来者,又兼作为从“养”这一道而晋为一代医学大宗者,老人的这一套针法,被老人自己称为是“比较有心得的小玩意之一”。
在之前,老人已有传授给许广陵。
不过今天的下针,又稍微有点不一样。
“拙言,看了你这两天的针法,为师对这套针法也有了点小改动,你给为师提提意见?”
陈致和再次目瞪口呆。
老师让小师弟给他提意见?
这……
这!
针灸之后,三人于院中开天步走起,而许广陵则练起了那八式散手,然后被结束了开天步的三人围观。
练习完毕后,许广陵对陈致和道:“师兄,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也来教你一式散手,可能对你现在稍微有点用处。”
==
感谢“醉里舞步”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唐风汉服”的月票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