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读书做官的人,论起来总能攀扯上一些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同年的同年、同僚的同僚之类的交情,所以一切宴会游乐,都师出有名。
结果,蒙津真正在家陪女儿的时间,掰着指头数,也不过几日罢了。
立秋之后,下了几场阵雨,暑气略略减退一点。
到了六月廿六,出了伏,人们才像濒临干涸的鱼一样,终于缓过一口气来。气温不再酷热,日子就好过多了。
眼看着蒙庆云脚伤恢复良好,已经能正常行走了,再过些日子,跑跑跳跳也不成问题。他便打算着启程回雅溪。
白秀清舍不得蒙庆云,极力恳求能不能过了七夕节再走。
七夕节又称女儿节。白秀宁已经是订了婚的人,恐怕这也是唯一一次姐妹三人可以一起过女儿节的机会了。
长辈们这么一想,便也都同意了。
于是,定下了时间,七夕节一过,蒙津和蒙庆云便动身回雅溪。
女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准备着过节的事情,徐氏、柳氏、翟氏等人则开始准备回程的土仪。
七夕节,又称女儿节、乞巧节。
虽然人老爱写一些牛郎织女、两情相悦、鹊桥仙路之类的诗词,但七夕其实是女孩子们的节日。这一天,年轻女郎们(尤其是未嫁女),要设香案供品、拜祭七姐,祈求心灵手巧、家人平安、婚姻幸福。
南方各地还有在这一日晒书、晒衣的风俗,原来只是个风俗,后来就变成了读书人家炫耀自己藏书多、富贵人家炫耀自己华服多的攀比活动。
白家一心盼着白馥礼考个功名出来,所以七夕这天也巴巴儿地叫他晒书。
结果白家不愧是经商人家,没读书基因,搜遍了整个白家花园,才几十本书,连白馥礼夫妇居住的鹿鸣院半个院子都晒不满。
白馥礼羞愧地都不好意思在家待,干脆拉着弟弟白馥俭出门见朋友去了。
至于女孩子们,大早上便到处找凤仙花。
这原是雅溪风俗,七夕节这天,年轻女郎们取凤仙花瓣和明矾放入碗中捣碎成糊状,取少量覆于指甲盖,用桑叶包裹,以棉线包扎。翌日拆开,指甲便成鲜艳的红色。
蒙庆云“失智”,并不知道这个习俗,是浅草说起来,白秀清觉得有趣,怂恿大家一起来玩。
于是大家散落在花园各处,人手一只小篮子,将红色、白色的凤仙花整朵摘下。大家一边玩,一边打闹,清脆的笑声撒遍整个白家花园。
白老太太则带着徐氏、柳氏、翟氏,在大厨房亲手给姑娘们做巧果。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做巧果的模子,也是热火朝天、欢声笑语的。
白老太太就跟徐氏感叹:“家里还是人多才热闹。”
到了晚上,用过晚饭之后,徐氏就在后花园幽静处,给她们设了香案,除香烛之外,摆上茶酒、瓜果、鲜花、巧果、酥糖等供品。
蒙庆云、白秀宁、白秀清带着各自的婢女,加上旁边递水伺候、打扇子的小丫头,以及看护她们安全的婆子们,满满当当二十多号人。
大家刚祭拜了七姐,祷告了各自的心愿,便一面喝酒观星,一面拿出准备好的杵臼,开始捣凤仙花。
哆哆哆,哆哆哆,此起彼伏,一片捣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