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儒雅的才俊,清雅的曲子,风雅的美酒,怎一个‘雅’字了得,岂能不浮三大白!”德薛禅喟然而叹。
第二天,德薛禅邀请耶律楚材:“此次来中原,我还要去看望长春真人,你是否愿意同行?”
“长春真人?他可是汉人的智者啊!有机会一睹南北两位智者会晤的盛事,我岂能错过。”耶律楚材欣然答应。
“年轻人,不要自谦,你也算是契丹人和女真人中的智者啊!”
于是,两人向长春真人藏身的崂山赶来。
经过一番打听,两人好不容易才在崂山树林中的几间茅屋前,见到了年近六十,依然是声姿高畅的长真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崂山有了真人,足以名垂天下!”德薛禅油然而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晚辈向真人请安!”耶律楚材肃然起敬。
“致虚极,守静笃,仅此而已!”长春真人悠然而答,将两位客人带进屋里。
三人坐下以后,德薛禅和耶律楚材主动介绍了自己,长春真从两位客人的长相,已猜出德薛禅是蒙古人,而耶律楚材到底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还一时不能确定。
听了介绍之后,长春真人也有些意外:“没有想到,一个是草原智者,一个是契丹才俊,怎么结伴而来了?”
德薛禅便将自己先去中都,拜访了耶律楚材之后,然后邀请对方,一起来拜访的事情,简要地讲了一遍。
“两位远道而来,有何指教?”真人边吩咐弟子煮茶,边询问两位客人。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渴幕真人的大名,想请教几件事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真人选址深山,又临水而居,是取智之义,还是取仁之义?”德薛禅的年龄,与真人差不多,语气是不亢不卑。
“一睹真人庐山真面目,如沐春风,如登春台。倘能赐教一二,豁人耳目,岂不更好。”年轻的耶律楚材,语气略带谦逊。
“仁山智水,是儒家的说法。对于我们道家来说,向山而居,主要还是取其致虚守静之意境,就如耶律晚辈先前所引用的那样--心远地自偏。”
见耶律楚材点了头,真人继续,“我们道家认为,上善若水,向水而居,主要取其仁,与儒家向山取仁,稍稍有一些不同。”
“解得好,德薛禅受教了。”
三人针对儒家和道家的一些知识,进行了探讨。长春真人见一个蒙古人,一人契丹人,竟然对汉文化研读得那么深,不由产生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