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旭日初升,天光大亮。
吴云背起木箱,继续朝着西面走去……
宋朝之时,虽然对外军事孱弱,但国内民间经济相对繁荣、户籍制度宽容,因此商贾行人众多,各地之间往来密切,是以连道路也比其余朝代更多。
吴云没走出半个时辰,就又上了官道,也遇到一些零散的行人。
有长衫纶巾的读书人,有粗布麻衣的平民和农户,也有锦衣绸缎的商贾。
有的独行,有的结伴,还有的拖家带口。
旁边不远处,有一个拖着板车的家庭。七口人,两男两女,带着三个孩子。
吴云本就是没有太多特定的目标,一路往西也只仅仅是猜测裴尘墓可能在长安周边。更主要的还是游历江湖,体验世间百态,所以倒也不着急。走得慢,也随意地听着周围行人的交谈……
他便知道这路上离自己最近的这一家人,是两个兄弟,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准备从长兴县去宣城投靠长辈。
哥哥赵大,有个十岁左右的儿子。
弟弟赵二,除了有个八岁的女儿,还有个五六岁的小儿子。
此时,那五六岁的幼童正好奇地盯着吴云看,眼眸中满是天真和好奇。还用手指着他身后的大木头箱子,脆生生地说到。
“阿爸,旁边那个大哥哥好奇怪呢。背着一口这么大的木头箱子,一点都不显得累,也没出汗哦。你看你都累得都是汗水了。”
有时候,孩子的观察力才是最仔细的。
这个季节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官道上的行人大部分都汗流浃背,而吴云身穿青色丝绸长衫却没有汗水,确实神奇。
赵二媳妇赶紧喝止了自家孩子:“成儿,在背后对别人指指点点是不礼貌的行为。”
哦……
小男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然后不再指着吴云,而是直接大声朝他喊:“那位背着大箱子的大哥哥,你怎么这么厉害啊?力气大还不出汗。能不能教我阿爸一下,他拉车可累了。平时打铁也很累的。”
赵二媳妇:“……”
她着实没想到自己孩子的理解能力这么不同。
自己是让他别在背后指着人家说好,结果倒好,直接出言询问了!
她并不是那种完全没有见识的愚妇,因为赵二和赵大不算最底层的贫民,而是有着木匠和铸铁手艺的工匠。用现代的话说,好歹也能算个城市中产的感觉。
所以这赵二媳妇也隐约猜到,那位背箱子的好看小哥可能是所谓的“江湖侠客”——会武功,所以既不累也不出汗。
这种人,他们是万万招惹不得的。别孩子说错话惹怒了对方,事情就麻烦了。
所以不止是她,丈夫赵二也是赶紧对已经目光看过来的吴云说到:“这位小哥,我家孩子年纪还小,请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吴云倒是觉得这小男孩长得十分可爱不说,还很有孝心,这般小小年纪就知道为父母考虑。心中也是极有好感。
便笑着点头:“不必担心,童言无忌。”
说着,他还靠近了一些,轻轻揉了揉小男孩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