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帝二年,立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天气晴,大军出征。
刘知易写下几行字,交给楚儿收起来。
出征以来,他每天都有记录的习惯,作为行军记录。字数不拘多少,真实。
他从夏至前写到了立秋,过去了两个月。记录了行军路线和沿途的风土人情。
今天立秋,大军在城南码头等待出发。
货物装船,人则沿着河岸依次前行。
刘知易看着河上的大船,一个个体型特殊,全是大肚子。船上的桅杆上不挂风帆,而是挂着绳索,连在码头上巨大的绞盘上,每个绞盘上有三十根木杠子,推杠子的不是人,而是一头头牛,人牵着牛推动绞盘,拖拽着大肚船上行。大肚船的船舷上,绑着一个个麻袋,绑在船舷外,恐怕不是船舱装不下货物,而是防止撞击。有一些破损的麻袋里,往外露着细沙。
军事物资正在装船,有一些正往这些大肚船上装,还有一些则装在一些细长,带着帆桨的船上。
码头很长,前锋已经走出十里,还没走出码头区域。
刘知易的医护团跟在帅营后前进。
人人轻装简行,私人行礼留在了金川城,随军用品则交给了辎重营。
两岸都是石山,山顶有一些葱绿,山壁上岩石外露,只有一些藤蔓在石缝中攀爬。
沿着山石开凿出的大道有五米宽,路面坚硬,压出了深深的车辙。
刘知易骑着马,缓缓走在山路上,一些护士坐着车。这不是特殊待遇,这次南征,岭南王帐下人人骑马,而且一人三马。
显然这一路大军,对速度要求很高。
岭南王从京城带来的军队,只有一万骑兵跟随,步兵全都留在了金川城。又从金川城中征调了两万当地骑兵,一共三万大军,从小金川河出击。还有一万随军的纤夫,河流湍急,发出哗哗的水声,即便顺流而下,也要拉着纤绳,防止船只失控,撞到坚硬的石岸。
一路沿着山路下行,速度轻快,走了半日,约莫能走三十里的样子,眼前出现了一座雄关。
关城如同高塔,卡在两岸的官道上,中间用儿臂粗的铁索相连,将小金川河拦腰切断。不过此时铁索拉了起来,悬在十米以上的空中,不影响下方河道里的船舶通行。一旦战时,铁索放下,就能封锁河面。
关城上有两个字“镇蛮”,这是岭南十三雄关中的第一关,镇蛮关。卡在小金川河侵蚀出的莽山隘口,这种建立在莽山山脉各大隘口上的关口,还有十二座。
守关将领早早等在路边,迎候岭南王。岭南王却没有停留,只在马上跟他说了些什么,就速速通过镇蛮关。
刘知易穿过雄关的时候,看到这关城一半镶嵌在山体中,一半俯瞰着河谷,中央一座大门,刚好跟官道等宽。对面的关城几乎一模一样。这就是两座城堡!
出了镇蛮关,道路逐渐扩宽,河面渐渐平缓,终于走出了山区,眼前出现了一座集市。
许多纯正的南蛮男女进出,对经过的军队并不惧怕。在金川城数日,刘知易已经知道,岭南跟南蛮部族之间,并非没有沟通,而是联系密切。十三座关城外都有关市,与南蛮部落进行贸易。进出关市的,都是跟岭南友好的南蛮部落,那些对岭南敌视的部落,不但不可能进入关市贸易,而且早就被打击的远离边关,不敢靠近关城周围。
因为是友好部落,所以这些蛮人并不怕岭南大军,在这些大军跟他们同胞的战争中,她们站在岭南一边。
穿过关市之后,慢慢开始没有了修缮良好的道路。脚下是坑洼不平的泥泞土路,一边是开阔的水面,一边是杂乱的灌木,灌木不远就是连片的密林。
刘知易留意到,灌木下有一层层的焦土,应该是经常焚烧所致。可惜热带雨林,焚烧后的土地,很快就又会长出植物。
天色渐渐暗淡,远处亮起火光,不止一处,应该是大军在焚烧灌木。帅营的旗帜停了下来,很快帅营旁也亮起火光。一队队骑马的士兵,沿着灌木丛,抛洒下一罐罐火油,后方有人用火把引燃。
上百米宽的灌木被焚烧成了焦炭,火势还往密林中蔓延。但大军开始沿路扎营。
岭南王派来了一队士兵帮忙,只见他们挖掘壕沟,砍伐树木,搭建起了一个简易营寨。
“这得费多大功夫?”
尤所为对此不解。
“行军打仗,小心谨慎是不会有错的。”
晚上住在壕沟和木栅围成的营寨中,帐篷外不时传来各种野兽的嘶吼。营寨除了防敌人偷袭,也防野兽。
野兽的嘶吼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睡不安寝。
第二天一大早,营地里传来烤肉的清香。
走出营帐,伙夫们架起篝火正在烤肉。
“哪来的肉?”
“林子里捡的野味。”
一个中年伙夫头子回答道,此人是岭南老兵,离开金川城的时候,才分到医院做伙夫,带着一百个当地士兵,既做伙夫,也是护卫。他的正式官职,是校尉。
“麻校尉,这是什么肉?”
尤所为、许多福等人走了过来,看见火上靠着一段圆滚滚的肉块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