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求了阿爹,说从未出过门,想出去看看,实在不行,先回老家祭祖,再去庐陵寻位先生,庐陵那些书院,考出了多少令天下人瞩目的人才。
他阿爹点了头,还特别交代他,要去君仙山,到张老太爷跟前磕个头。他那时突然之间明白了,他阿爹的那份不简单,全在这对人心的拿捏上。也终于明白,他阿爹为啥能坐到今时今日的位子。
再后来,他阿娘就跟他一路,往浔阳祭了祖,再来了君仙山。
踏入清风院,他就感觉到了张家那份不同寻常,再拜到张老太爷脚下,他才进一步领略了张家人那份气度。从张家那位老祖宗,再到张老太爷,以至张家大爷,真是各有各的风采。
那样的风采,叫人说不出究竟是哪里好,可就是忍不住想亲近,若应要说出点什么,就是他们身上有着一样的宁静平和,让人心生朗悦,他从他们身上想到她身上,好像她身上,也是一般的恬淡自若,却叫人无法忽视。
张家人对他和他阿娘表示出了极大的善意,他和她阿娘感激张家当年的相助,如今的救命之恩,可张家人把这统一归位医家应有之义,没有分毫地自持,反而十分感激他们对阿念的那一点点相护之情,说得连他都有些分不清,究竟哪先哪后,哪因哪果了。
他不过是听张家大爷说自从阿念下了山,张老太爷寂寞了许多,便陪着张老太爷下了两日棋,哪知第三日,竟来了位布衣老者,再下了两日棋,才知那竟是名动天下的庐陵大儒康老先生。
康老先生说他这棋路和念丫头像得很,但又比念丫头方正而有章法,可见心性淳朴,再一边下棋一边装作无意,考较了他的学问,才算是点头露了身份,他若是这还不明白张老太爷的苦心,那也算是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了。
再听说康老先生已经在这山中建了书院,天知道,他多想留在这山里,这山里,有太多吸引他的地方,他纳头就拜,诚惶诚恐,希望康老先生能收他入门。
康老先生那句话说得十分隐晦,他想了千百遍之后,才判断自己是大约弄了个明白,康老先生对张老太爷笑呵呵道:“这一辈子的事儿,老儿我要好好帮着把把关,放到别人手上,就怕给教歪了去。”
张老太爷只跟着呵呵笑,然后让他快起来,去请了阿娘备好师礼,好正式拜师。
那时候他还不明白康老先生是个什么意思,到后来,他慢慢知道,阿念的舅母,也就是如今的张家主母,是康老先生的外孙女儿,可康老先生又和张老太爷是至交好友,他那位师母,说起阿念来,那就是一脸慈爱的笑,笑得脸上都是褶子还在笑,还跟他说当年阿念要给她治病,还被她小瞧了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