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暖阁内,只有两个人,司礼监秉笔太监孙德恳请单独密奏,弘治皇帝准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弘治皇帝手里拿着孙德带回来的刘健的奏折,还没有打开,听着孙德的陈述,手却在不断颤抖,不知是激动还是气得。
就在今日早朝之上,有大臣上书言各地有水灾、旱灾迹象,担心粮食减产,请内阁准备赈灾之准备。而现在孙太监却给他带来了一个亩产2000斤粮食的消息,还不止一种。
亘古以来,亩产千斤已是为所未闻,何况是亩产2000斤,弘治皇帝有一种自己的智商被人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的感觉。
作为一个皇帝,自有皇帝的气度,“孙伴伴,你口中所言之粮,可曾亲眼见过?”
孙德早就料想到会有这个局面,不止是弘治不信,自己也不信亩产两千斤的说法,但自己已然上船,现在跳船肯定晚了,犹豫了片刻,躬身低头回道:“陛下,奴才没有见到秦公子所说的那种苗种,但我当时在后堂,听得刘公与秦公子谈得言之凿凿,看上去非是诓人。奴才也想了,万一若是真的呢?那便是君王有德,天降祥瑞以褒奖。此陛下不世之功,可超秦皇汉武,可逊唐宗宋祖。”
“不世之功,呵呵……”弘治皇帝面色由冷转暖,眼睛发亮了,甚至有些湿润,若真是如此能活人无数,自己死后或许有一个“高宗”的庙号。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陛下,成与不成,按照秦先生的说法,最多也就三个月之事,陛下何不等等看?”孙德也看出了弘治皇帝的心思,笑吟吟地道:“另外秦先生所言,其师曾于上古之书看到,有一国十万万之众,全赖此物养活。”
孙德生怕皇帝不信的样子,将秦睿的话偷换了概念,来忽悠弘治皇帝。
“十万万之众……”弘治皇帝倒吸一口凉气,身子在颤抖,默然不语,若真是如此,那……那简直不敢想象是如何盛世。
“另外,陛下,秦先生希望承包万春宫的工程。”孙公公将在官驿中,秦睿准备承包万春宫工程和教刘健写奏章的事情一一禀明,听得弘治皇帝一阵阵拍案。
听完孙德的陈述之后,展开刘健的奏章,上书《新粮番薯、马铃薯、玉米之五年发展规划纲要》,一股新风迎面而来,这样的奏折,弘治以前完全没有见过。
又继续看下去,刘健在奏章内将新粮来临,国家将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对新粮种子的培育、人员的培养、推广的步骤一一做了陈述,各部门应该如何配合,国家应做好何种方式应对新流民等等,不一而是。
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提纲挈领,少了几分匠气,多了几分干才,弘治皇帝不断点头称道。“来人,召内阁几位在职阁老前来。”
“陛下,秦先生一再嘱托,在新种成熟之前,此事必须保密,否则天下群情汹汹,非圣上所能抵挡。眼见尚且有人不信,更何况耳听。”孙德赶紧劝谏到。
弘治皇帝认真思索了一下,说道:“内阁阁老应该无碍吧?”
“刘公也是这么跟秦先生说的,秦先生直说盘根错节,难保万一。刘公也就不言语了。”孙德装了一下为难的表情,“秦公子此人学识渊博,非奴才所能领悟,只是他一再叮嘱,想来必是深思熟虑。”
一听“盘根错节”,弘治就明白了秦睿的意思,但凡内阁看完奏章之后,一个人稍微起点心思就会产生一连串的反应。顿时拉下了脸来,面色不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