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贫穷、卑微都要离他们而去,以后迎接他们的,是他人钦佩羡慕甚至嫉妒的眼光。
对于欧阳辩来说,他之所以对中举能够这么快适应,是因为他即便是不中举,他积累的财富,也足够他挥霍几辈子,他父亲欧阳修的光环下,他走到哪里都无人敢轻视,更别说他本身拥有的光环。
中举对于别人是雪中送炭,对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但一个进士出身,对他来说依然极其重要。
一旬的时间转瞬即过。
嘉祐二年丁酉科殿试。
赵祯高坐俯视此次参与殿试的几百号考生,黑压压的一大片,他心满意足,颇有天下英雄皆入彀中的感觉,尤其是坐在前排的欧阳辩等人,更是屡屡受他关注。
欧阳辩看到策论的题目时候,忍不住愣了愣,题目是《不加赋而国用足论》。
策论大多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此时朝廷的确是国库日渐空虚,对此朝廷比较重视也正常。
但大部分时候所出之题是关于其他的方面,关于赋税这些一般很少提及。
因为在诸多读书人看来,讨论钱财终究不是很合适,但这次却是直接提出了这个策论,倒是让他有些诧异。
读书人一般也很少关注这个问题,所以大多数人并不擅长也不了解,所以策论题一公布,顿时有不小的叹息声出现。
赵祯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内心却是一笑。
考题是他自己出的,他自然知道其中的难度,对大部分的学子来说,这绝对是超纲了,但他这一次就想找出真正能够理财的人才,尤其是考察一下欧阳辩。
当然了,他这一次就是想让欧阳辩拿到状元,所以针对欧阳辩的特长给出了这道题。
欧阳辩虽然诧异,但这道题的确是挠到他的点上了,让他兴致大发。
关于怎么搞经济这个事情上,他实际上这段时间思考了很多。
只是有些东西不能写得过于深入,以免吓到赵祯这个胆小的皇帝。
所以欧阳辩就青苗贷为切入口,深入阐述了将青苗贷的范围扩大,并且分为农业和商业两块贷款。
农业这一块,以面对农民为主。
商业这一块,以面对小额商业贷款为主,扶植大宋的小商业,并且建议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欧阳辩认为,如今的海上贸易虽然规模不小,但出口物品单一,并且航程太近,没有办法形成规模经济,应该对此进行国家扶持。
另外,欧阳辩提到如今世面货币紧缺,已经伤害到了商业的发展,应该大力增发货币,或者将沉淀在民间的货币流通起来。
欧阳辩个写出的这几个方面主要以开源为主,而且都算是新兴行业,不会触及到传统利益集团,他怕更加深入会吓到赵祯。
这对欧阳辩来说不过是列个提纲而已,文章一挥而就,当他放下笔的时候,其他的人还在抓耳挠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