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进心里,他好歹也是城里人,中专毕业,就算不如蒋师傅,也比陈春梅这种乡下丫头强吧?连陈春梅都比他强。
在这一点上,刘进心里是有意见的,觉得高崎待他不公平。他不会考虑,为什么高崎要这么做?也不会考虑,他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
其他部门负责人,则是聚香坊公司的直属职能部门,地位还是比刘进高。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需要为公司正常运营做的工作,也就越来越多。胡丽丽和高崎商量着,除了掌管财务的,陶洁的财务部以外,还需要有一个人事部,为公司搜寻人才,考核员工工作效率。
另外,还成立了一个培训部,负责新员工培训。一个总务科,养几个维修师傅,负责公司固定资产、设施的维修工作。
别人是成立公司之前,先统筹成立各服务部门,高崎是先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什么了就成立什么部门。
他前世没有公司运营的经验,胡丽丽也没有。随着公司做大,在唐城有名气了,逐渐有应届毕业大学生和其他公司跳槽过来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加盟,胡丽丽才开始学习如何去管理整个公司。
胡丽丽聪明,有实践经验,别人一说她也就可以弄明白,不断增加公司职能部门,增加科学管理的办法,逐渐向数据化管理靠拢。
她也有心出去学学mba一类的管理课程,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可是,高崎拓展的速度太快,再有个司老大暗中和他们竞争,胡丽丽一天到晚忙的团团转,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学习,只能边干边从招聘来的人才那里偷师学艺了。
按理说,这种全公司管理层参加的例会,高崎应该参加。可他一天到晚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不少。
在唐城开公司做实业,不是说你靠着内部严格的管理,产生了效益就可以了。小买卖这样做兴许没问题,只要每天挣钱就行。
像高崎这种大买卖,牵扯的问题就多了,往往是外部问题多于内部问题。有高崎把外部问题解决了,胡丽丽在内部,才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来实施她的管理。
所以,高崎会把所有内部事物都交给胡丽丽,他去处理另一些乱七八糟的,更复杂的事情。
有时候他忙了,也就不来参加胡丽丽的周例会。
这一周开周例会的时候,会议结束以后,刘进就没马上回分店,而是瞅着胡丽丽一个人在总部她的办公室里的时候,敲敲门,听里面说声“进来”,就钻了进去。
开周例会的这一天,胡丽丽一般不会去海鲜市场那边,而是根据例会反应出的问题,在聚香坊总部这边,找各部门负责人谈话,布置一周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她是要在这里呆上一天的。
刘进进她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在看助理送过来的,聚香坊酒店这边的一周工作总结。
这份总结,是南方那位刘经理口述,由他下边的,才招聘的大学生助理整理完成,又交副总孙立海过目修改以后,才完成的定稿。
总结里有些新的内容,比如改变纸质菜谱点菜模式,设立菜谱实物专柜,给每个菜品编号、制牌。
这样,顾客进门之后,可以到专柜那里,直接根据实物菜品点菜。相中哪个菜了,直接从一旁盛着这个菜品编牌的容器里,拿一个牌子出来,交到专门的接待柜台那里,然后回桌上等着就行了。
总结里罗列了一大堆这样做的好处。同时,副总孙立海也提了几个问题。
他认为,这样做适合大厅里的普通顾客,不适合楼上的包房。特别是有大人物参加的宴席,难道还要让人家那些有身份地位的大人物,也跑到专柜那里亲自点菜?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不废除原先的服务员菜品介绍推荐和菜谱点餐,两者一起执行就可以了。
胡丽丽心里这么决定,自然是也看好刘经理这个新的办法。
这问题看似简单,真正执行,就得把刘经理和孙立海都叫过来,大家坐在一起聊聊,把各自的心里话说透,以后执行起来,才不至于产生矛盾。
孙立海虽然不管具体事物,但那是高崎的长辈,而且是聚香坊成立之初的策划者,连高崎都得敬他三分,别说是胡丽丽了。
刘经理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多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有南边同行朋友的最新消息,经常会根据从南方酒店那里得来的新消息,创意一个新办法出来。他心里,是不怎么服孙立海这样的老家伙的,嫌他保守固执,碍手碍脚。
他刚被高崎挖过来的时候,原本没打算呆太长时间,还是准备干两年就回南方老家的。可是架不住高崎不是正经商人,是混混啊,净拿些能吓他半死的办法对付他。高崎不说让他走,他根本不敢说走。
后来,在唐城呆的时间久了,他开始喜欢这座北方城市了。这里安逸的氛围,北方人特有的诚恳,慢慢把他给同化。再回南方,他反而不适应那边的快节奏和压迫感了。
他已经把户口都迁过来,打算安心在唐城住一辈子了。
听说他打算在这里定居,高崎直接就给他买了唐城最好的生活小区,连车都给他配上了。
到这时候,他也认可了高崎这个老板。北方的汉子实在,大方,你对他一心一意,他就不肯亏待你半分半毫。这样的老板,在南方是很难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