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第三节 有屋名翠楼

第三节 有屋名翠楼

一碗汤,半碗肉,李慢侯没多想,就着胡饼,吃着羊肉,汤就算了,味道比肉更重,捏着鼻子都受不了那个味道。

金枝在一旁继续唠叨。

李慢侯忍受着唠叨,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金枝刚才还大哭着,忧心家人的安危,竟然这么容易就走出了情绪。多难能否兴邦李慢侯不敢苟同,但多难一定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苦难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坚韧。

想到这里,金枝的唠叨似乎变得不那么刺耳,相比起让她想起家人的遭遇,可能让她唠叨,更好一些。

“妙常怎么了?”

金枝的唠叨五花八门,不但缺乏逻辑性,而且天马行空,可以突然从市面物价转向一个毫无关系的话题上来,突然就说起了这家青楼的原主人。

“真真笨死了!”

提起妙常,金枝一脸嫌弃。

“妙常还笨?”

李慢侯不解。妙常叫做张妙常,听着像个女道士,实际跟道士没半毛钱关系,就是一青楼女子。是此间青楼的主人张翠翠,虽然没有李师师那么出名,但也是行内有数的角色,此间青楼以她为名,叫做翠楼。

北宋的风尘产业十分繁盛,繁盛到让李慢侯这个现代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宋代以前,这个行业以官营为主,比如唐代设立的教坊司,官府专门经营这样的产业,从业者来源很多都是犯罪的官员家眷女子,因此文化水平其实比普通百姓更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古代许多文人雅士都喜欢逛青楼的原因,更多寻求的是精神上的共鸣,而不是生理上的需求。

到了宋代,依然有官办的教坊,但私营的风尘产业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这种产业,只要政府不进行坚决打击,往往会疯狂滋长。北宋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私营的经营者称之为市妓,不但人数众多,而且分化出了许多专业门类。青楼算是高端产业,另外还有中低端,比如隐藏在各种小巷中的瓦肆勾栏,还有更加低端的,那就是在茶馆、酒楼里陪客的,连个固定的场所都没有。这些茶馆、酒楼中营业的,称之为茶妓、酒妓,可不是什么高档酒楼的公关,就是普通路边茶摊上,也会出现这类女子。

另外分门别类的还有许多,军营中的营~,乃至大户人家里的家~等等。

张翠翠就是其中一员,她出身教坊司,祖上当过官,家眷子女因获罪被罚入教坊司。张翠翠从小就生长在教坊司中,可是她颇有手段,中途竟然挣扎了出来。至于怎么做的,李慢侯不可能知道,那些故事已经随往事吹散。但张翠翠必然有她过人的手段,不但在官办的教坊司中学到了一身本领,还能积攒到一笔丰厚的资材,年纪轻轻给自己赎身,很不容易。

跳出教坊司之后,张翠翠就办起了这家青楼,从官办行业跳入了私营产业。不但将青楼经营的颇有规模,除了自己揽客之外,先后培养起了好几个女儿。北宋的青楼大多都是这样模式,李师师的师师楼也不是李师师自己办的,而是她的养母开办,甚至师师这个名字,都是养母传下来的的。

张妙常就是张翠翠的养女之一,而且是最小的那个,年方十二。本是山东人,那些年黄河变道频繁,山东遭灾严重,把好汉逼上梁山,让穷人卖儿卖女。张妙常就这样被卖到了北宋的青楼中,自小被张翠翠悉心培养,所谓名师出高徒,张妙常年纪不大就已经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样的人怎么能说笨?

金枝自有道理:“怎么不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生个火闹了个满屋子烟,险些给我呛死!”

李慢侯无言以对,因为真的很有道理!

李慢侯叹道:“那就别让她干了。她也是可怜人!”

金枝点点头,由于自己也是被父母卖给蔡府的,两人同病相怜,金枝对张妙常一直很不错,也是她出主意留下张妙常的。

去年金兵围城的时候,张妙常才不过十一岁,虽然很聪慧,精通很多门技艺,但这些技艺往往需要在一个高度专业分工的社会中才有用武之地,一旦社会稳定被破坏,她们其实是弱者。

尤其是张妙常才十一岁,离开青楼简直就没有任何生存能力。

当时金兵围城,榨取金钱,当时懦弱无能,不敢反击的北宋朝廷,第一时间就将屠刀伸向了青楼这个弱势行当,皇帝直接下诏,抄没汴梁所有青楼。当那些“勇敢”的禁军闯入翠楼,张翠翠不忍一声心血付之东流,与禁军多说了几句,试图收买禁军军官,结果竟被一刀杀死。

张翠翠死后,树倒猢狲散,翠楼里的狎司、青皮一哄而散,下人、仆役趁机逃亡。而楼里的所有财物,只要是能拿走的,全都被禁军抄走。好在当时官府的目的是搜刮金银,对青楼的地产不感兴趣,房契落在了张妙常手里。

风波过后,看着空无一人的青楼,以及养母未寒的尸骨,张妙常倒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逃之夭夭。但是楼里能拿走的东西,不是被禁军抄走,就是被其他人顺手牵羊,张妙常几乎连一件能变卖的东西都找不到,她要么卖自己,要么卖房子。

当时开封粮价暴涨,金银一空,北宋朝廷几乎将所有金银都搜刮起来送到城外的金营,城里人谁家有金银不但不会富贵,反而可能招货,因此人人需要的粮食,间接还起到了通货的作用,跟铜钱一起,成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

张妙常变卖房契,要么选择制钱,要么选择粮食。当时李慢侯已经开始操作变卖粮食,套取有价值的地产,就这么碰上了在黑市上小心翼翼询价的张妙常。一番讨价还价,见女孩可怜,李慢侯出了一个不该有的高价,用五斗米买来了翠楼的房契。

之后还让张三帮忙,用这五斗米,雇人将张妙常的养母张翠翠收敛,并在金兵撤走后,送出城外安葬。

接收了翠楼的地产,一开始李慢侯也没让张妙常搬出去,因为那段时间的开封城中,带着一股末世的肃杀气息,李慢侯非常低调,一直蜗居在翠楼附近偏僻巷子里的张三家。金兵退兵后,李慢侯变卖地产,买了漕船后,才搬进了翠楼。

这个时候,如何处理张妙常才成了问题。张三、李四兄弟,对漂亮的张妙常心怀不轨,跟李慢侯提了一个建议,逼迫张妙常为奴。这种主意,李慢侯怎么可能接受,告诉张三兄弟俩不要趁人之危,但两人根本不以为意,在他们看来,李慢侯用粮食在饥荒时候套取地产的手段,何尝不是趁人之危,色令智昏的两人还反驳了两句。

不过他们最终还是听从了李慢侯的建议,没有继续动歪心思,也在李慢侯的要求下,开城后,极不情愿的将张翠翠的棺材拖到了城外埋掉。

金枝觉得张妙常可怜,就请求李慢侯准许她留下来,李慢侯在听了张妙常的意思后,就许她留了下来,让她平时帮金枝干些活,抵偿伙食和住宿费用。不是李慢侯缺这点钱,他觉得这样可以让张妙常这个沦落风尘中的不幸女子获得尊严感,也让她建立通过正当的劳动谋生的观念,以免日后重走了她养母的老路。

张妙常是金枝求情留下来的,出于某种施恩者心态,她反而对张妙常颇多照顾,让她帮着做一些简单的女红针黹,粗重杂活是不让她干的。可是今天留下吃饭的人实在太多,金枝没有准备,实在忙不开,因此才让张妙常帮着生火,结果险些点着了厨房。

听李慢侯的话,金枝嘴角一撇:“留那么些人吃饭,你不心疼钱,倒心疼起她来。”

李慢侯笑道:“哪会。我更心疼你。这样,我们怕是还要在开封住些日子,回头雇几个婆子,以后你也歇着!”

作为宋代女子,金枝何曾听到这种情话一般的安慰,不由得酥了,轻轻点头,反倒腼腆起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