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人还没开口,张雪秋和翰墨桥竟然吵了起来。这两人一个是门下省的长官,一个是中书省的长官,他们吵起来后,身后的各个官署的官员也开始吵起来,一时间,大殿内乱糟糟。
隋皇并不觉得厌烦,反而饶有兴致的看着满朝文武争论。
而后,隋皇又把突厥愿意帮助大隋灭掉契丹的条件说出来,直接让支持结盟的声音越来越响。
结盟预示着和平,结盟预示着机会,很多官员们都希望和平。
吵到不可开交,隋皇才咳嗽一声,止住了讨论。
而后,隋皇又询问了杨勇和杨广的意见,对两位皇子考验一番。杨勇还是不建议结盟,而杨广主张结盟。
让杨霜没想到的是,陛下没有询问他的意见,似乎是因为昨晚询问过了。
早朝进行到天亮,杨霜都有些饿了,还没辩论出个花。
最后还是隋皇安抚了情绪激动的众臣,并且来了一句:“此事暂议,容朕好好想想!”
随后便退朝了。
杨霜暗暗竖起拇指,果然,能夺得皇位的皇帝,没有一个是简单的。隋皇今日在早朝上议论这件事,既能看看朝堂的局势,又能对外摆出一个重视的态度。相信都德听说今天的早朝后,对两国结盟是充满信心的。
当然了,隋皇到底什么心思,是支持结盟,还是不支持结盟,亦或是其他想法,杨霜还猜不透,就算是昨天和他讨论,隋皇也是基于杨霜的观点而交流,根本没有发表他自己的想法。
也许隋皇同意结盟也不说定呢。
杨霜也没想去揣摩陛下的心思,不管和突厥结不结盟,对杨霜的意义都不大。所以他做好他的工作,好好招待都德,尽到地主之谊。
......
就在京都因为突厥使团前来而议论纷纷时,南方边关突然传来八百里加急快报。
魏国派遣蔡瑁为大将军,统兵十万,进犯大隋。
临海郡的平波侯李海洋立即组织兵力回击,双方在江面上展开了较量。
而在蔡瑁出兵的第三天,张允也领兵六万,进攻扬州。
紧接着,在铜陵地区,也有魏国水军开始进攻。
曹操还是选择了多点进攻,试图打开一个点,可以让魏军陆续登陆,并且不段蚕食,站稳阵型。
魏国攻打的消息让京都的议论声从突厥转变到了魏国身上。
虽然大隋和魏国常有间隙,隔三差五就要发生摩擦,但这种摩擦还未上升到国战,所以消息传到京都,也没有引起太大的热议,远不如和契丹、突厥的交锋更能引起百姓的关注。
所以此时乍听魏国进犯,很多人还很懵。然后态度很强硬,纷纷叫嚷着要给魏国颜色看看。
总的来说,大隋的民心还是很强盛的,而民心即是军心。
都德已经来到京都十余天了,结盟之事迟迟谈不拢,让他有些急躁。此时听说南方的魏国入侵大隋,他心中暗乐,在他看来,魏国入侵是个契机,会让隋皇偏向于和突厥结盟。南方已经有兵事,北方就应该和平,总不能南北两方都要打仗吧。
所以都德再次去面见杨霜。
杨霜也听说了魏国入侵一事,该来的终于来了,而面对都德的求见,杨霜岂会不知道他的心思?
所以和都德见了面后,杨霜再次入宫,这一次,他要知道陛下到底是什么想法。
来到御书房,隋皇还在处理政务。虽然有议事堂分担了皇帝的政务,但隋皇是个勤奋的皇帝,很多奏疏都要亲自批阅。
杨霜进殿后,还未开口,隋皇便笑道:“看来是突厥使团着急了?”
杨霜如实道:“是的父皇,都德看到魏国来犯,便觉得父皇会答应和突厥的结盟一事。”
隋皇放下手中的毛笔,说道:“曹操这次是铁了心的要进攻大隋,所以接下来,咱们的兵力和注意力大多都要集中在南部。但并不代表,就要收缩北部关外的兵力。在北面,咱们有长城为屏障,再加上明光侯等兵力,就算南北同时开战又何何惧?“
听到这里,杨霜已经听出了隋皇的决断。
果不其然,隋皇接着说道:“突厥彪悍,天生的马背上民族,如果突厥一统,并且进行变革,那对汉族而言乃是灾难,朕不能做汉人的罪人。记住前人告诫的一句话:非我族人,其心必异!所以和突厥的结盟,是断然不可的。不过你说得对,可以调调突厥的胃口,就算不能灭了契丹,也要让契丹知道招惹大隋的后果。”
说到这里,隋皇吩咐道:“现在知道朕的想法,接下来如何做,就看你的。放心去办,办砸了也没有关系,朕给你顶着。你身为大隋皇子,有身份和能力处理这样的事情!明白吗?”
“儿臣明白了!请父皇放心!”此时的杨霜吃了定心丸,也知道如何和都德周旋了。
出了宫,杨霜直接去了别院,见到了都德。
“明王殿下,贵国陛下怎么说的?是否同意结盟?”都德连忙问道。
杨霜点了点头。
都德大喜。
谁知杨霜接着说道:“我朝陛下对两国结盟非常看好,本来是同意结盟的,奈何很多文武大臣提反对意见。而且百姓的反对声音很强烈,这些人中,有很多人的父亲或者丈夫、儿子死在了关外!”
“殿下,两国交战有死伤,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突厥也有伤亡。而结盟也是时势所需,相信结盟之后,他们会看明白的。”都德解释道。
杨霜却道:“都德,你博览汉族书籍,应该明白民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我朝陛下又是爱民如子的皇帝,自然不想因为结盟闹得民心鼎沸。所以关于结盟,陛下的意见是让大隋的百姓看到突厥的诚意!”
“是吗?”都德微微皱眉,心中有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