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高盛决定投资阿里,完全是林夏茹的决定。
如果林夏茹不看好阿里,以高盛这种体量巨大的资本,是根本看不见阿里这种初创团队的。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先给林夏茹来一个珠玉在前。
首先,他自称jeremyxu,把自己包装成了斯坦福大学毕业、已经回国准备创业的华夏高材生,但是故意没有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先保留一丝神秘感,为了增强斯坦福背景的可信度,他决定用纯英文来写这份商业计划书,然后再多来些专业词汇;
对海外资本来说,斯坦福大学毕业并不罕见,而且大家也不担心对方造假,因为在确定投资之前,一定会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谁都不会在这上面撒谎,因为撒谎也不可能隐瞒得了。
可关键是,许逸阳压根就不准备拿对方的投资,整个计划书全靠忽悠二字撑着。
其次,他说自己在斯坦福有大量精通技术和互联网的同学、校友,已经有了一支成规模的团队,科班出身、实力强大。
再次,他说自己团队在华夏做b2b的决心极强,不做到巨头誓不罢休,甚至几位斯坦福校友已经凑出一百万美元启动资金;
最后,他为了体现自己对电子商务的了解,把未来几年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列了出来,当然他并没有说太多干货,相反,都是一些高举高打的空话。
不过现在正是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最后的狂欢,全世界搞互联网的都在放卫星,所以越放卫星越能让人觉得热血沸腾,马老板热衷演讲的习惯,也是在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随后,他在ppt里,对竞争对手进行了全面分析。
他先把慧聪网、环球资源这些现在名气很大的b2b都列入进来,做了逐一点评。
而埋伏在最后的这一段,才是他的点睛之笔。
他原文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此时的杭城,还有一个创业初期的b2b团队,出于对所有竞争对手以及潜在竞争对手的绝对重视,我们对这支团队也做了非常详尽的调查。”
随后,他把现在的阿里,拿出来详细的剖析了一番。
许逸阳在计划书里,直接毒舌的点评了杭城阿里团队的几大劣势:
第一,公司初创阶段,都还没有注册,流程极不正规;
第二,老板到员工,清一色草台班子,都不是互联网出身,也不懂技术,其老板只是出国看到了海外的商业模式,就认为自己也能带到国内来,有一定纸上谈兵的嫌疑;其团队唯一有一定经验的就是蔡崇新,但蔡崇新更擅长资本运作,对业务本身不了解,对技术更不了解,除了能帮阿里融资,在其他方面期待值不高;
第三,阿里团队没有足够的资金,团队甚至连一百万人民币都拿不出来,所以他们到现在连自己企业名称的域名都买不起,一切全等着资本来输血,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公司的同名域名现在已经被我买了,我准备把这个域名,作为日后狙击他们的武器之一;
第四,杭城只是省会城市,发展互联网的优势不足,互联网人才储备远不如燕京,阿里很可能会因为人才不足而陷入发展瓶颈。
第五,老板为人实在太高调,所以才会暴露的太早,公司都没成立、项目还没正式上马,就到处搞演讲,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所以才会早早被自己列为潜在竞争目标、暴露在了自己的枪口之下。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许逸阳还附上了自己域名交易的记录,来证明alibaba.c的域名,现在确实在自己的手里。
这样一来,看到这篇商业计划书的人,就会有这样几个印象。
第一,这个人很懂电子商务和b2b;
第二,这个人斯坦福科班出身,而且有很专业的团队;
第三,这个人身在中关村,这里是华夏it产业的摇篮;
第四,这个人有一定的资金,并且愿意投进来,资本最喜欢这种愿意自己出钱的创业者,因为这等于投名状,能让他们感觉更有安全感;
第五,这个人对竞争对手有着非常全面的了解,并且做事果断狠辣,连阿里这样的小团队都不放过,不但私下里将其列为狙击对象,甚至连对方的同名域名都已经提前买到了手,可谓是有备而来。
这样一来,不但能在资本面前树立起自己充分了解行业的印象,还能够让资本对阿里的未来担忧。
毕竟,暗地里有一个非常了解他的敌人,一定会在资本面前拉低他们对阿里的印象,继而提高对自己的印象。
当然,他并不是准备真的去找林夏茹,或者其他资本融资,他只是要让这些资本知道,在华夏,有一个比马老板各方面都更厉害的竞争者,这就够了。
把这些都一点一点的写出来,等林夏茹九月去见马老板之前发给她,同时也发给其他几家资本公司的投资经理。
如果他们看过之后,觉得投资马老板已经失去价值和意义,同时又充满被狙击的风险,那马老板想融资,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许逸阳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泄露商业计划书的内容给马老板,毕竟风投机构有严格的职业操守,信誉对他们来说比项目更重要。
再说,这里面空话比较多,就算到了马老板手里,从中除了能学会放卫星之外,也学不到什么干货。
如果他们看过之后,忽然想转投自己,自己肯定也不会搭理他们,可以一边说期待他们投资,一边用拖字诀拖死他们,今天去斯坦福买专利了,明天去mit谈团队了,后天回国处理事务了,总之能拖多久拖多久。
拖住这些资本的同时,也会把马老板拖入融不到资的泥潭中。
等他到了最绝望的时候,自己就可以适时机的出现。
哥们,是融不到钱吗?
我投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