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多银深觉裴云婠的提醒很有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他第一次制作小摊车是按照图纸来,摸索了好一阵。
但第二次制作,明显地熟练灵活了不少。
“婠丫头,我明日上工就同林老板说这事。”
果不其然,裴云婠第二日在集市口就看到原先卖烧饼的一个摊子换上了小摊车。
有一就有二,再有三有四……
不过几天功夫,集市口的好几个大摊子都换上了小摊车。
而余多银父子三人,这几日都是忙到半夜才回来。
余多银所在的木匠店,包括林老板和余多银在内,总共有四位大师傅。
林老板原本就是木工出身,而他的木匠店做大之后,他既要招揽生意又要忙着接待客人,就极少做木工活了。
另两位木匠师傅各自带了一个徒弟,余多银带着余粮和余钱兄弟俩。
也就是说,需要赶工的时候,八个人可以一同出力。
因为接二连三地接到小摊车的订单,且为了保证一定数量的库存,所以,八人起早贪黑,紧赶慢赶之下,一天就能做出一辆小摊车。
小摊车渐渐多了起来,甚至还出现了裴家小摊的模仿者。
任何时代都不缺模仿者。
裴家小摊的生意火爆,又只此一家,同行们难免眼红,就算原先不是做生意的人,精明会算账的,也会眼热。
第一家模仿裴家小摊的是一个卖果串的小摊。
这个季节水果品种繁多,而果串也容易制作,太过容易模仿。
同款小摊车,同款果串,一文钱两串,比裴家小摊便宜一半。
裴春花拿一文钱去买了两串果串回来,几人尝过之后,优劣已辨。
“婠丫头,这可咋办啊?”裴春花一脸担忧地看向裴云婠,果串的摊子是她负责的,她此时已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大姑,别担心,对方做的果串,味道不及咱们家的。”裴云婠并不担心,优胜劣汰,品质的优劣决定商路能否长远。
“可你看她们的生意多好啊!”裴春花没有裴云婠那般乐观。
“一文钱两串,很多客人都是奔着便宜去的,但客人们并不是傻子,等他们尝过了味道,心中自然会有分辨。”
“可是……”裴春花心里没底,她觉得裴云婠说的话挺对的,却又心中愤愤不平,对方明显是在有样学样啊!
“大姑,您且放宽心,没事的。”裴云婠安慰地拍了拍裴春花的肩膀,又道:“对了,大姑,张婶子昨儿下午闹肚子就没来,今日也没来,等会儿收了摊,您上她家去看看她。”
张婶子是裴云婠请来帮忙的妇人之一,因为她主要是给裴春花打下手,当初找人来的时候,也是裴云婠让裴春花挑选的,之后也一直归裴春花管。
就像另一个牛婶子,就是王氏挑的,也归王氏管。
裴云婠有意在培养王氏和裴春花做生意以及管理手下人的能力,很多事情都是她给建议,从旁提点,但是,做决定都是王氏和裴春花自己来。
“哎!好!”裴春花应声。
因为出现了抢生意的对手,今日卖出去的果串不及平时多,张婶子没来帮忙打下手,裴春花倒也忙得过来。
好在每日的果串都是事先准备一部分,然后边卖边准备,今日卖得少,后续准备的也就少,因此也没有浪费。
裴春花今日还提早收了摊,忙完就提着两盒糕点以及一些新鲜的水果去了张婶子家看望她。
不多时,裴云婠就看着裴春花又将糕点和水果提了回来,还一脸的气愤。
裴云婠不解地问道:“大姑,怎么了?”
“真晦气!那张婶子偷学咱们的手艺,今日那家果串摊子,就是张婶子家的!”裴春花将糕点和水果重重地放在桌上,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