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习中,凌凯宇指挥着“泰兴”号护卫舰表现出色。这艘已经服役了一年多的护卫舰的官兵配合和操作比那些刚入列的驱逐舰要熟练和出色得多,在防空对抗时炮火的准确性和反应速度相对也表现优异,特别是还发现了一艘悄悄靠近主力舰的“敌方潜艇”,并用深弹“炸沉”了对手。
在对抗演习结束后,徐延年上将专门在总结中提到了“泰兴”号护卫舰的出众表现,虽然连续的值勤让舰上的人员对舰队高层充满了怨言,但能够得到舰队司令的表彰也让大家感到非常兴奋。
演习结束之后,战队主力舰又与随行的综合补给舰进行了一次海上补给训练,这对于拥有较长服役经历的军官和老水兵而言,已经算不上新鲜事情了。补给舰与战列舰相隔着不到2链的距离并排缓慢行驶着,在补给舰的起重机悬壁上挂着手臂粗的黑色输油管。补给舰的甲板上站满了忙碌着的水兵,正在从打开的船舱中往甲板上吊运着一箱箱的补给物资。
两艘大船以十二节的航速均匀地航行着,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接近,两船之间的海水形成一股巨大的湍流。当两船之间的距离只有三十米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住了。这需要有高超的驾驶技术,因为航行时的舰体在两舷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吸力,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如果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两船相撞。
“呯!”随着一声巨响,如同捕鲸船发射鱼叉时一样,撇缆枪的钢制枪头带着一根尼龙缆绳飞向了战舰,总共有五根缆绳被接连飞掷过来,枪头钉在了军舰的甲板上,有的则挂在了甲板上侧的栏杆上。
军舰上年青的水兵们连忙冲过去抓住撇过来的缆绳,再把它装到绞车上,随着绞车转动,一根更粗更结实的吊运缆绳也被拽了过来。两舰之间很快就连接了五根缆绳,三根绳缆,两根钢缆。钢缆用来在两船之间吊运干货,而绳缆下面则挂着输油管。货物已经开始进行吊运了,粗大的油管也在不停摆动着,被慢慢拉上了战列舰。输油管被很快连接到了甲板上输油管口上,随着信号旗扬起,被给舰上开始开动油泵,往战列舰的油舱里灌进燃油。
由于是训练,这样的海上补给作业只进行了一个小时,但如果真的是在远洋补给,这个过程应该要持续近5个小时,此时两艘舰船需要保持稳定的航向和航速,却是最容易遭受攻击的时刻。
在完成在西太平洋的训练后,舰队还需要转向关岛基地附近,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远航综合训练,在之后,航母还要返回船厂进行一些改装工程,其后才会投入到大西洋战场。
战争已经爆发了一年半的时间,在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后,帝国除了在东欧战场还陷于苦战之外,在其他战场已经算是稳定住了局面。随着今年将会有12艘批量建造的“九州”级舰队航母陆续服役,再加上一部分改装航母也投入使用,帝国首先将会在海洋战场展开反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