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的政策绝不能让他们所左右。
况且这些东西不消亡,怎么能显示出这些学者的价值出来?
不可否认,现在的倭国,那些贵族们的实力如果联合起来,还是占据着很大的优势。毕竟他们原来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即便是唐军很强大,但终归也是外来的殖民者。在这个时候,瀛州大都护康平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倭国的贵族们拉入大唐的官僚体制,然后不断地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加强各地屯驻军的实力,最终让大唐的影响力占据主导地位。
帝国海军都统制夏承廷和北方舰队都指挥使火寻明都强烈反对帝国高层任命这么一位谍报头子来出任瀛州大都护,结果两人被皇帝叫到面前痛骂了一顿之后是彻底安份了。
康平所做的事情是先招募大批流浪的倭人,编入驻屯军来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其后再以调换防地的名义将这些已经学会服从命令的屯驻部队调往北地草原或是西域,再用从内地招募的唐人来填补这些人调防后留下的空缺。
少小离开老大还,等这些倭人在北地二十年的屯田轮换期满,再重新回到倭国时,恐怕早已经忘记了所谓的乡音,已经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唐人。
除了贵族,大部分的倭人是没有姓氏的,在编入军户时军官们就会给他们随意安上一个姓氏,有时会是军官们自己的姓氏,只不过从名字上有时候还是能看出些痕迹。比如倭人习惯于用数字做名字,虽然这种习惯唐人也有,却不普遍。
通过宣传,主要是向往倭地的“性福生活”,一时间,“屯田东瀛”就成了一股风潮。这就是李岌所期待的结果,逐渐改变这片土地上的人口构成。
实际上在西域也是如此。
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这种大规模的移民交换是必须的。中亚人到了内地,唐人前往西域,这种有计划的安排,会加快各族的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原来的部族统治者们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唐人。
从淞江到江户的轮船需要在海上航行三天,实际上比前往沽口的海路还要近一些。
一些私家商团也开始了他们在倭国的开拓过程,不过,他们在倭国的开拓却受到了朝廷方面的严格限制。所开拓出来的土地和庄园不得为私有,只能是租种地。
在南洋的开拓也有这方面的严格限制。
土地公有化,是帝国高层执行最严格的政策之一。
这从根本上抑制了地方地主豪强势力的发展。
一支移民船队在江户港缓缓靠岸,作为水手的柳敬二笑容可掬的站在码头上招着手,就像是迎接归来的兄弟。
轮船靠上混凝土浇筑的石码头,柳敬二指挥着手下搭好栈桥,船长曾国豪从栈桥上下来,然后迫不及待的对他喊道:“敬二,给老子准备好女人……”
柳敬二笑容满面地鞠躬问道:“八户家的十六觉得提督相貌堂堂,您能不能辛苦一下,报酬包您满意!”
曾国豪想了想:“老子的种子是很贵的,没有五个银元想都别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