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五代兴唐 > 五三、八棱山

五三、八棱山

春日里正是冰雪刚刚消融,河水泛滥的季节,混浊的河水穿过草原沼泽,汇聚在了一起,形成一道道溪流、水泊,汇入到如浑水之中。

八棱山脚下平坦的草原上,蜿蜒的甘泉河在这里汇入饮马河,形成了一大片绿色的草原湿地,只是现在,还没有明代那雄壮的关城。

“把这里画下来,作上记号,这里将修建一座堡城。”李岌对于正在绘制地图的随从们说道。建长城他没兴趣,但是对于修建军城,却是充满了期待。

一座坚固的军城,就是中原人在迈向草原时坚实的基石。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掌控草原的目的。至于最终的效果……谁能知道!总得试过了再说。

登上八棱山,俯瞰两侧,北方的原野越发显得荒芜,甚至连绿色都变得十分稀疏。

山顶上还有一座古老的汉代峰燧遗址,早已经变得破烂不堪,只剩下了几处半人多高的残垣,还有青石砌成的地基。

让草原的部落首领们习惯于住进拥有坚固防御的城堡里,由游牧变成定居,这才是彻底改变和控制草原的正确方式。

汉家的农耕文明本就比草原文明先进得多,相信只要随着交流的增多,草原人慢慢就会学会汉家的生活方式。

这地方汉代时曾建过军堡,如今只剩下了一些残破的土垒痕迹。隋唐帝国虽然也一直遭受着北方边患的威胁,也许是他们血液里还残留有来自草原的鲜卑先祖野蛮血统,对于建造长城这种劳而无功的被动防御方式是不屑一顾的。

对待不服气的草原人,李唐的习惯是主动找上门去打架,而不是等人家到了自家的门口再被动地应对。到了中唐以后,这种办法似乎也不见有好的效果。大唐的北方,几乎变成了草原人的天下。只不过这些投靠大唐的草原部落虽然援兵自重,但对于大唐朝廷却一直是忠心耿耿,没有生出什么野心,曾数次救大唐于危亡边缘。

而唐廷对于这些出身草原部族,又立下大功的大将最直接的奖励就是赐姓李。比如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就出身契丹,被称为大唐中兴第一名将的李晟出身于洮州吐谷浑部族,李汭是高句丽人。李岌的祖父是西突厥沙陀人,本名朱邪赤心,因平庞勋兵乱被赐名为李国昌。另外还有拓跋思恭,因平黄巢之乱之功被赐姓李,党项羌部八姓中李又成了大姓,其后代李元昊在河套建立一个高白大夏国。

李岌很不理解为何明朝的皇帝们不惜劳民伤财,沿着北方边境修建了一条举世闻名的边墙。有这份财力,还不如主动出击,彻底将祸患消弥在草原上……

现在,他准备在明朝关城的地址,修建一座关城,只是一座城堡。至于修建长城,一是没那份财力,也没有那个兴趣。

他的计划今年在沿着如浑水(御河)先修建三座堡城,用于交易,也用于驻军屯垦。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