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们手里的田地都是用命得军功,用军功换来的。
如果他就这么分下去,怕是会惹得百姓们不高兴。
思来想去,王则之准备招募一支建设兵团。
这支兵团不用打仗,他们只要做建设工作就行了。
目前需要他们做的有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修道路,还有一些堡寨、火路墩、城墙的修缮。
这些人肯定不能从军士中选取,哪怕是军功兵也不行。
因为这些兵是要打仗的。
幸好,游击营已经完工了,那里的工人无所事事,在征战俄木布的时候,都被调到塞外,用来运输粮草,做防御工事。
目前,他们这些人都聚集在杀虎口一带,在那里等着王则之的安排。
这些人做事麻利,拿过王则之的工钱,也知道王则之大方,不克扣他们的工钱,用起来也好用。
除了这些人,王则之还打算收编一些流民和大同府的百姓进入建设兵团。
尤其是大同府内的百姓,虽然说明朝时期官员腐败,天灾不断,但是大同府内还是有几十万百姓的。
至于到底有几十万,就不是王则之能知道的了。
虽然在大同府的户籍册子上记录有八十多万人,但是王则之觉得,八十万肯定没有,四十万是肯定有的。
这么多百姓,他只要招募几万人就能把大同府内收没的田地给耕种起来了。
除此之外,举修水利、开垦荒地、修缮城池、修路,也有人做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王则之连番作战,也是时候休养生息了。
休养生息,最重要的就是粮食。
去年王则之在寿阳、方山、盂县一带种植荞麦的时候,使用了粪肥、草木灰,用来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
这些使用了肥料的土地长势良,出产的荞麦最多的有三百多斤,不过平均下来都是两百多斤。
那些没有使用肥料的土地,产量低的令王则之咋舌。
最高的产量还不到一石,才一百六十多斤,最少的竟然只有五十斤。
这也是为什么王则之一定要把土豆、红薯和玉米种起来的原因。
这么低的产量,别说二十亩,就是三十亩都不一定够百姓吃的。
自从收获了荞麦之后,王则之就传令麾下军士定点方便,收集人粪,搅拌上草木灰用来制作简单的肥料。
当然,除了人粪,马骡和耕牛的粪也要收集起来。
王则之发现,可能是因为马骡和耕牛吃草的原因,用了马粪和牛粪的土地上,荞麦长的更好,产量更多。
到了现在,从方山游击营到大同府营地,再到各处守军那里,都有建专门的旱厕,用来收集粪便。
王闪正在托克托一带丈量土地,他在接到命令之后,第一时间赶了回来。
等他赶到屈野川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王则之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直接命人做了一桌好菜,和他边吃边聊了起来。
在聊的过程中,王则之才知道。
王闪并不是忘记玉米这茬事儿,而是说玉米在北直隶就有。
只要过了娘子关,要多少有多少。
原来玉米是外番人给明朝的贡品,名曰西番麦,主要的作用就是当马料。
王则之不禁无语,这么好的粮食竟然当马料,实在是浪费。
王则之命王闪派个人去北直隶,买个十万石的玉米种子,再带回几百个会种玉米的老农。
四月的时候,王则之要在大同府的田地上种上玉米。
王闪以为王则之要储备马料,饭都不吃了就要立刻下去安排。
王则之把他拉回酒桌,说他一路奔波劳累了,明天再去做。
然后,把他的一些计划一一跟王闪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