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这些鞑子经过与林丹汗数次征战,已经没有那么畏惧林丹汗了。
二来,他们都是有军功在身上的,把这些人提拔上来,也算是对鞑子俘虏的一种激励手段。
抽调之后,鞑子营内的人数就会短缺,王则之经过深思熟虑,就把这些人归为增设鞑子营的营总亲卫,也就是专门用来护卫鞑子营营总的骑兵。
增加了轻骑,重骑也得增加。
他打算再加一千钢甲重骑。
原先王则之并没有想到用钢甲重骑,可是西安堡一战,在鞑子重甲兵上吃了亏,他就萌生了打造钢甲重骑的想法。
而今两战告捷,说明了他的思路是对的。
两次作战还发现一些武器上的问题,首先就是,戟这种武器在战场上的作用。
戟,一不如长枪,二不如倭刀。
经过多方询问,他才知道,戟是战车上用的。
这个时代,他可不想花费大价钱,去打造战车,专门使用戟这种武器。
所以,他取消了戟盾兵。
再把枪盾兵、刀盾兵合二为一,前排为枪盾,后排为刀兵,统称为步盾兵。
除了戟盾兵,他还取消了弓箭兵。
原因很简单,所有骑兵都是擅弓箭者,如果再单独设立一个弓箭营显的有些多此一举。
最后,他又一次将兵种混合。
每一座城的守军,将由火炮手、轻骑、步盾兵组成。
其中轻骑七百人,步盾两百人,火炮手十二人,其余人为哨探兵。
接下来就是优化组合。
他将麾下队伍编制调整为火器营、重骑营、轻骑营、步盾营,其中的骑兵为重中之重。
火器营以鲁密铳和红衣大炮为主,虽然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有几十门红衣大炮了。
但是王则之觉得这还不够。
这点红衣大炮的数量根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他手里的火炮营,最少得有一千门红衣大炮,才称得上是火炮营。
钢甲重骑不变。
守城各营轻骑将多余的骑兵还回王则之,他再派南兵作为步盾兵去补充人马。
还回来的轻骑编为钢甲重骑,只要钢甲一到,就能立刻成型。
最后分配下来,还多出不少人,王则之把他们暂编为预备人员,暂时和老营的人马一起守着游击营。
当他规划好之后,立刻命传令兵传令去了。
各营士兵收到命令,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
一时之间,由归化城至游击营之间的道路上尘土飞扬,不断有军士和骑兵来来往往。
由于动静太大,引起了各方势力的窥视,当然也会有锦衣卫在暗中观察,统计人数。
不过,对于王则之来说,即使崇祯知道了,他也不会再坐以待毙。
现在他已经有了反抗的资本,而且他敢断定,在崇祯知道自己兵马的真实数目之后,更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如果崇祯要和他翻脸,那就要做好失去大同的准备。
他相信,凭他手里的兵马拼死一博,就是推翻不了明王朝,也能杀他个天翻地覆。
王则之一边发布着命令,一边等着各地传令兵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