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贞观小财神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国子监招生分部

第四百七十二章 国子监招生分部

与后世不同,大唐的入仕之路,想要一块敲门砖,绝对不是学习好就行了。

自大隋开了科举制度之后,贞观年代科举也是一条重要的取仕途径,但是,每次录取的人实在是太少,左不过十几人,剩下的人就完全没有当官食禄的可能。

皆是因为,这个年代的科举制度还很不完善,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以至于,只有那最顶尖的人才,才能进入朝廷序列。

剩下的没考上的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完全不似后来乡学、县学、乡试,县试层层铺展开,晋升的层级非常多,经过层层选拔,各种等级考试之中的优胜者,都有专门的名称,也都有官做。

只有这样制度完善,等级明确的科举,考生们考中的希望才更大些,所谓寒门士子,鲤鱼跃龙门的可能才更大些。

可是在贞观这个年代,还没有这么美好的事情,所谓选贤任能的范围并没有那么宽广。

能够入朝为官的,大多数还是靠着家族的荫萌,有世家大族推举出来的得意后生,也有当朝贵戚的亲信后辈。

有世袭,也有推举,当然,这些人也是可以参加科考,取一个正式的功名的。

相比那些距离朝堂十万八千里的普通学生,他们考中的可能自然是大出了好几成。

所以,相比在国子监这样的地方学习,各级生员学习各种经史子集,主要依靠的还是家学渊源。

家里的人有文化,他们也就有文化,家学若是不成就,就是来上学也没什么大用处。

学的再好,没有人推荐,你也很难进入朝廷。若是家里有爵位要继承,就算能力一般般,也无所谓。

照样可以承袭家里的爵位,步步晋升,完全没问题。

所以,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国子监里的学生,并没有几个是真的认真学习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学生们的学习都不好。个人都有个人的门路,主要依靠的都是家学的教育。

在国子监,有的学生就只是来混一混,并没有真心打算好好学习。这样的人有很多,诸如李治、萧显都是这一类人。

反正,他们也不必担心以后没有好差事做,尤其是李治,他在内宫也有师傅教育,还有师傅专门到王府给他上课。

他来国子监报到,只是想来找朋友玩耍而已。

李治把秃笔卡在耳朵后面,东张西望。他这副德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应该说,自从他来到国子监上课,他就没有一天是老实听课的。老师傅也习惯了,同学们也不会在意。

只要他不影响别人上课,谁会去招惹晋王殿下,吃饱了撑的吗?

招生。

招有钱的学生。

闲来无事,李治的头脑中反反复复回荡的都是这句话。李治也是个坏事乐,只要有热闹就想掺和。

沈安说的太对了,既然都是招学徒,为什么不先从朝廷贵戚家的子弟下手呢?

眼前的诸位同学,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看看,能够坐在这里的人,皆是非富即贵,连仔细甄别的工作都不需要做,一逮一个准。

问题是,如何才能让他们对学习制作炸弹有兴趣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