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这一路兵马在平灭蒲总兵之乱前,便算是指望不上了。
当然,交州相对而言并不富庶,王丰本来也没想过要从交州得到多少兵力上的支援,只要交州那边的商贸不断绝,获得的巨额利润便能源源不断地支撑着王丰的大军征战。
除了交州之外,扬州府境内也爆发了一场动乱,而且动乱的主场就在高邮。原来扬州府原本的百姓基本都拜王丰的生祠,白莲教在这里的传教活动开展不下去,其势力原本已经渐渐淡出了扬州府。但后来扬州府这边大力招收流民,白莲教便趁此机会,将为数不少的死忠教徒伪装成流民来了扬州府。
这些人平常时候也不传教,就安分守己地屯田耕作,与常人无异,如今白莲教为了给王丰添乱,当即传令这些人立即起事。于是这些白莲教徒们趁着军事训练的时机,拿着分发到手的兵器直接起事,鼓噪作乱,一时间各县的屯田兵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因为是自己人作乱,众屯田兵们都不知道身边的人是敌是友,往往上一刻还是同袍,下一刻便被其抽冷子一刀砍死。因此众屯田兵都人心惶惶,完全不敢相信身边的人,甚至有不少为了自保,渐渐被血腥冲昏了头脑,主动开始砍杀身边的一切活人。
局势刹那间便有崩溃之虞。
幸好王丰的信仰在扬州府这块地面上也算是深入人心,屯田兵中也有不少人感念王丰收留安置之恩,对王丰每日上香祭拜的。乱局一起,就有许多人念着王丰的名字,祈祷救命。
几乎在第一时间,生祠之中便接收到了信徒们的祷告,看守生祠的公孙九娘和娇娜当即将消息告知了王丰,王丰闻讯大急,一边传令于乘龙调兵控制局面,一边分派叶雪薇、畲姬、公孙九娘、冰雪天女、巫明月等人分别赶赴各县,强行制止众县的屯田兵骚乱。
有胆敢在传令停止骚乱之后仍旧作乱的,便即当场格杀。
王丰则将随后赶到各县,深入清查潜藏在军中的暗子,其中第一站便选择了高邮。不过,在王丰赶到高邮之时,局面却已经被雍宁基本控制了。
原来雍宁虽然任职的时间不长,但他以前在绿林军中也有统领数千兵马的经验,加之其虽然年幼,但因为身负潜龙命格,有独特的魅力,能在不经意间叫身边的人心折。故此时日虽短,却也聚集了不少人在其周围,初步建立了威信。
骚乱起时,雍宁第一时间意识到不妙,首先凭借其先天高手的武力强行将这身处的那一处屯田点中作乱的白莲教徒击杀,随后立即叫剩余的人在手臂上缠绕白布,以作标记。雍宁便带领着这一批人开始赶赴其余各处屯田点,逐一镇压动乱。
王丰到时,高邮县的动乱虽然尚未完全平息,但却已经明显控制住了。王丰见状,对雍宁大加赞赏,随后亲自在前开路,去各屯田点中走了一圈,将不听命令,执意作乱之人斩杀,又面对面逐一探查一众屯田兵。以本命灵镜监察众人是否心中有鬼,顿时将剩余的白莲教众尽数揪出,就地处死。
平息了高邮的骚乱之后,王丰复又驾剑遁而起,赶赴各县,忙碌了近十天,这才将这一场波及面极广的动乱给全部镇压了下去。
事后清点,扬州府境内,除了在眼皮子地下的扬州县没有发生动乱之外,其余各县都乱了,斩杀了白莲教徒足有二千余人。
而就是这二千余的白莲教徒,却造成了屯田兵近六千人的伤亡。
王丰道:“修道之人,讲究明心见性,照见真我。其实要想做一个好皇帝,治理好一个国家,那也是一样的。天下国家不少,为什么只有中原王朝才叫天朝上国,中原之君,才能被称呼为人皇?一个王朝,一个国家,必然需要一个核心,一种理念,才能发展壮大,凝聚起磅礴气运,众生之念。现在,你告诉我你的答案吧!”
雍宁道:“我的答案就是,以民为本!”
王丰认真看了看雍宁,随后点头道:“这是个好答案。古之贤君也有奉行这个理念的。至今史书上对他治下的那一段国泰民安,万邦来朝的时期也是赞不绝口的。不过口号好提,如何落到实处,却是个问题。对此,你可有想法?还有,你所指的民,具体指哪一些?官绅士族,还是农户商贾,抑或是巫医百工?”
雍宁道:“官绅士族是民,农户商贾也是民,巫医百工还是民。自然都在我所指的民本之列。”
王丰点了点头,道:“但总要有个轻重吧!官绅士族代天子牧民,勋贵们为国家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否都该享受比一般小民更高的特权?”
雍宁不假思索地道:“勋贵们与国同休,自然该享有一定的特权。但这份特权应该受到限制,不能赐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之类的东西。其本人以及子孙犯法,当与百姓同罪。至于官吏,他们本身就手握权力,为朝廷做事,朝廷也给了他们足够的俸禄,不该再有太大的特权。即便有,也只能及于自身,若无突出的功勋,不能荫及子孙。”
王丰追问道:“你认为具体该给他们什么特权?这些特权又该怎么加以限制?”
雍宁道:“免额定的税及徭役。勋贵子弟经过选拔之后,可恩荫入仕,避过科举正途。”
王丰闻言,道:“除此之外,还有吗?”
雍宁摇头道:“除此之外,便没有了,也不该再有。事实上人都图利,他们手握权力,在许多事情上已经比别人占了便宜了。人终究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想法的,监察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以权谋私这种事情,终究是避免不了的。他们在这一点上,已经占了先机,又岂能再给额外的特权?”
王丰点了点头,道:“你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所审核通过的律法制度自然能贯穿这个理念。但你如何保证,你的立下的律例不会被后世更改践踏?如何保证日后新立的律法,都依然还能贯穿以人为本这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