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金花茶
“现在只是试验,还没确定吧!”杨明东说道。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我们都不用等结果,就知道试验必定会成功。”李远山笑道,“其他生产队有几个像我们队这么齐心的?所以这么些年他们一直没什么进步,年年都要喝面糊糊过一段时间。现在地分到个人手里,那些想吃饱肚子的自然不会偷懒了。就算想偷懒,也没人帮他分担了,如果不好好种地,那就只能饿肚子了。这样,就提高了大家干活的积极性,人人尽心侍弄自家那点田地,自然能得到好收成。”
“成功了,证明这个办法可行,那自然就变成长期的政,策了。土地使用权既然到了各人手里,谁还愿意让出来?”李远山说道,“你家土地不够种与别人何干?谁叫你家生那么多孩子!要是家家都生许多孩子,那这点土地还怎么够用!”
“嗯,远山你说得好!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得重视起来。”杨光立说道,“大家都清楚,我们生产队的土地就只有这么一点。明知道此事,还要生四五个孩子,我们也不可能让出土地给他种!我们三家是几十年的老关系了,这几十年来一直相处得很好,先把这事说清楚,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坏了大家几十年的交情。”
关于控制生育的问题,老一辈的说通了,这事就成了。至于年轻人,他们早就接受了这个思想了。他们很清楚,没了大锅饭人五劳五的分配制度,孩子越多,日子就会过得越贫困。
分地后没过几天,公,社的许干事过来,送来了录取通知书。李远山所料不差,又学了一年的杨明菊四人,终于考上了城里的师专。
“呵呵!你们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见四人打量着手里的通知书高兴的样子,李远山笑道。
有时李远山也在想,要是前些年他们长辈也像原来那么重视读书,让他们坚持学习,那他们当中肯定不止考上八个,而且也不会只是考上师专这样的本地专科学校,而是真正的大学。
前些年对读书不重视,除了中小学放羊,李远山还听说过一件事。几年前隔壁新寨两个人被推荐去上大学,其中一个还是复旦大学,可是两人都没去。推荐去复旦上学的那个,经过考虑去参军,因为参军有津贴。而另一个,就留在家里干农活。这可是上大学,不可多得的机会,就这么放弃了。
读大学的杨明学等人走后半个月,就到了收稻子的时候了。
今年水稻也烟草一样,不能各家收各家的,因为种水稻的时候只分成了糯米和粳米两片,如果各家土地上的粮食归各家,那一些人的粮食就只有糯米了。紫糯米虽然好,但顿顿吃也不习惯。
“看样子今年的稻子又增产了!”宋世华高兴地说道,“照这个样子,明年产量还得增加。”看着一大片紫的和红色的稻田,庄稼丰收谁都会高兴。
“我们种的稻子品种很好,只要肥料跟得上,产量自然还能再增加。”李远山说道。
“说起肥料,我觉得要不明年买点化肥。”宋世华说道,“我听说这东西只放一小点就可以了,庄稼长得好得很。”当初公社推广的时候送化肥,也是送给粮食产量少的生产队,这里没有份。搞笑的是,那些生产队得了化肥不会用,给包谷追肥反倒将包谷辣死了。由于县里只有一个小化肥厂,化肥产量少,还要花钱买,所以村里这些年一直没用过。
“化肥这东西,说来也倒可以,使用起来方便,增产效果明显。”李远山说道,“不过也有缺点,化肥种出来的粮食蔬菜这些味道就要差一些,比不上用农家肥种出来的。另外,化肥用的年生久了,土壤会板结,地会越来越铁(硬)。土壤透气性差,粮食产量就会下降。然后为了增加粮食产量,继续增加化肥使用量,土壤更容易板结,成了恶性循环了。”
“是这样?”寨方洪说道,“如果后果这么严重,那国家怎么还要推广使用化肥呢?”
“两害相权取其轻嘛,我们人口这么多,土地又很少不用化肥,粮食可就不够吃了。”李远山笑道,“在这种情况下,谁还顾得上粮食和蔬菜的味道好还是不好,土壤板结不板结?先填饱肚子才是正经。只有解决了吃饱的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吃好的问题和土壤板结的问题。”
“那我们用还是不用?”杨光明问道。
“我们有养鸡场和养猪场,农家肥不少,用来种粮食应该够了。”李远山说道,“至于种烟,用农家肥确实没有化肥效果好,可以用。不过也要注意,种烟少用氮肥,也就是尿素、碳酸(碳酸氢铵)这些,氮肥放多了,烟看起来长得好,棵子(烟的高矮)高叶子长,可烟叶不容易翻黄,还容易得病,烤出来也不好。”其实最好是不用,但是李远山也知道应该结合实际。倒是化学农药,这东西虽然效果很好,但是不易降解,污染更厉害,村里最好一点也别用。
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生产队连放学回来的孩子也来帮忙,收割脱粒两天就忙完,摊在打谷场晾晒了。
稻子割完,接着就是蓄水养田,这是为了保证水田土壤的肥力。
十一月,农忙结束,这时候金花茶开花了,李远山两人上山采摘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