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友们好奇。
“这里是别具一格”
曹七七忽然发现不受控制地开口说话,她两眼难以置信地瞧着系统,接着就听到自己声情并茂地解释道: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曹七七一边不由自主说话一边频频朝系统眨眼睛发讯号,奈何都被直接无视了。
你特么演我,曹七七愤怒。
此刻的她只能开车,当个工具人。
屏幕之上,光影流转,几座沙丘一一显影。
众人:???
“这一下子奔的有点远啊”
曹七七被迫营业:
“西夏王陵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占地面积58余平方公里,核心景区20.9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吸收自秦汉以来,唐宋皇陵之所长,又受佛教建筑影响,构成中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西夏。他将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迁葬于贺兰山东麓,其中李继迁葬于裕陵,李德明葬于嘉陵。此后,在西夏国存续期间,除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和末主李晛之外,每一任皇帝都记载了明确的陵名,但没有记载埋葬的具体位置。
1227年,西夏为蒙古所灭,西夏末主李晛投降,不久后被杀害,葬处不详,西夏灭亡。此后,西夏王陵被蒙古军队严重破坏。明代洪武年间,西夏王陵被明朝政府发现,并且已经出现了认为这里是西夏王陵的论断。”
话语间,屏幕之上出现了历代西夏帝王画像:
“西夏立国189年,传10帝。”
“夏景宗(李元昊)——夏毅宗(李谅祚)--——夏惠宗(李秉常)——夏崇宗(李乾顺)--夏仁宗(李仁孝)--夏桓宗(李纯祐)--夏襄宗(李安全)--夏神宗(李遵顼)——夏献宗(李德旺)--夏末主(李睍)”
“除此之外,李元昊建国后将自己的父亲,祖父也册封:夏太祖(李继迁)--夏太宗(李德明)”
西夏王陵中帝陵共有9座,根据1990年所编号码,一号、二号、三号、五号、七号和九号陵位于平原之上,四号、六号和八号陵则依山而建。
每一座帝陵均坐北朝南,呈纵向长方形,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这些帝陵的外郭形制虽然有开口式、封闭式和无外郭式三种,内部结构却大体相同,分为角台、阙台、月城、陵城四部分。
这些帝陵的外郭或宫城的长宽比例都在1.5:1.7之间,与史籍记载的兴庆府城郭的长宽比大致相当。
史籍当中记载西夏王陵有名号的也只有9座,而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主李晛的陵墓史籍没有记载,可能存在的其余三座帝陵则或许由于西夏末年兵荒马乱而并未建造,也有可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当地某建筑单位夷平。
在这些帝陵之间的4个区域,集中分布着至少254座陪葬墓。在陪葬墓集中的七号、八号、九号陵一带,考古人员清理出1座西夏祖庙的遗址。
此外,九座帝陵现存碑亭遗址共16处,其中一号、二号陵各3座,三号陵2座,四号陵现只存1座西碑亭,五号陵3座,六号陵2座,七号陵2座。八号、九号陵除陵塔外,所有地面建筑均被夷平,故碑亭已不存。按照西夏陵区其他帝陵的陵园建筑规制、布局,估计八号、九号陵原来至少各有2座碑亭。九号陵西碑亭曾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某单位基建时出土了4件雕像石碑座。
镜头流转,
陵区北部偏东,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陵邑性质的建筑遗址。遗址内广场、道路、院落、水井和房屋等遗迹都清晰可见,布局十分规范整齐,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四周筑有夯土城墙。城内分前、中、后三个部分,中部和后部的正中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其他建筑多集中在城的前部和中部,并组成一座座封闭式庭院。遗址中发掘出大批色泽鲜艳的绿色琉璃板瓦、筒瓦、瓦当、滴水、脊兽、鸱吻和其他建筑装饰构件,如乳白色或青白色带有冰裂纹的小白瓷板瓦、侧边有黑色釉的牛郎合瓦、精雕细琢的石刻。
陵邑附近,西干渠西岸、昊王渠及其东西两侧的自然冈丘上,由北向南分布着一系列西夏窑址,绵延七八公里,计几十余处之多。其中有烧制方砖、长方砖、条砖、板筒瓦、瓦当、滴水、琉璃饰件等建材的砖瓦窑和石灰窑。据研究人员推测,该窑址为专门烧制西夏王陵建筑材料而建。
除此九大陵区外,另有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主李晛等独立陵区。
“九大陵区?”
“兴庆府?”
水友们抓住了重点。
“嗯,九大陵区分别为:裕陵——太祖李继迁、嘉陵——太宗李德明、泰陵——景宗李元昊、安陵——毅宗李谅祚、献陵——惠宗李秉常、显陵——崇宗李乾顺、寿陵——仁宗李仁孝、庄陵——桓宗李纯祐、康陵——襄宗李安全”
“至于兴庆府”
曹七七被迫顿了顿:
“兴庆府,西夏国王城,即今宁夏银川。”
公元1020年,李德明派遣大臣贺承珍督率役夫,北渡黄河建城,营造城阙宫殿及宗社籍田,定都于此,名为兴州。
李德明子李元昊(即西夏景宗)继位后,1033年又广建宫城,营造殿宇,升兴州为兴庆府。筑台城南,于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十月十一日在此受册,即皇帝位。
西夏历代皇帝皆以此为都城。
兴庆府,建制。
城长方形,周十八余里,护城河阔十丈,南北各两门,东西各一门。道路成方格形,街道较宽,有崇义等二十余街坊;皇家手工业作坊集中于宫城宫厅;宗教场所有承天寺、高台寺、戒坛寺、佛祖院等。城中皇家的宫殿园林占有很大面积,有一定规模的宫城,而一般居民则密集分布于数十个街坊之内,均为低矮的土屋或土板屋。
西夏崇宗李乾顺时期进行修建,主事者为梁国正献王嵬名安惠。先后建有戒坛寺、高台寺、承天寺等。
“州和府有什么区别吗?”
水友诧异。
曹七七顿了顿,直接躺平,放弃了挣扎。
因为系统根本不搭理她。
“宋朝地方行正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路——府——州——军——监);
府的行[正文]划分和州同级,行[正文]地位上略高。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继承了唐朝的羁縻制度,也可以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自治。”
路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军、监的。
“至道三年(997年),共分十五路(名称上道改为路),后析为十八路,又析为二十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