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是演技派 > 第四十九章 齐聚

第四十九章 齐聚

对于巴尔扎克,初中时文学常识必背的内容,“现代法国之父”,代表作《高老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这是贺新脑海中能够想到关于巴尔扎克的一切,他的更是没有看过。

为此他特地从中戏图书馆借了一本剧本中反复提到的巴尔扎克的一本《于絮尔.弥罗埃》。

这本读起来要远比之前他反复研究过的《小径分叉的花园》轻松的多,就是讲一个富有的名医,告老还乡,领了一个叫于絮尔的女孩作为老年的安慰。而他的几房亲戚贪婪成性,为了争夺遗产,窥伺刺探,不择手段,几乎把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做了牺牲品。

还算精彩。在剧本中这本之所以能够深深地吸引包括罗明、马建铃这样的知青,医院的医生,乃至目不识丁的农民等所有人,贺新感觉大概就是中细致地描述了十七世纪法国的物质环境。

比如那时候的住宅、住宅周围的环境、城市、街道以及室内装潢和日常生活用具等等,这些对当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就象打开了一扇窗,能够看到外面新奇而又精彩的世界。

更何况里面还有各种精彩的人物描写和动人的爱情故事。

贺新上辈子对知青的印象不深,更多的来自原主的记忆。剧本中的罗明和马建铃和原主的父亲基本属于同龄人,他甚至能想象得出,当年年仅十五岁的原主父亲唱着歌颂毛爷爷的歌,从繁华的大盛海来到荒无人烟的北大荒。

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繁重的劳作,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近乎空洞的精神世界,让这个瘦弱的少年从刚开始的狂热、兴奋,演变为迷茫、麻木,甚至到了奔溃的边缘。

如同剧本中马建铃说的一句话:要在这大山里过一辈子,想起来背脊骨就发凉。

亦如同剧本中的罗明和马建铃在这大山里遇见了一个让他们铭记一辈子的姑娘——小裁缝一样,原主的父亲在北大荒同样遇到了一个美丽彪悍的东北姑娘。

也许在这点上原主父亲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同时也是更有勇气的——为了爱情永远留了下来。

贺新循着原主记忆中父亲的经历,感觉隐隐打开了一道门,似乎进入了马建铃这个人物的世界。

仔细想想,贺新发现自己其实跟马建铃很象,同样的沉默寡言,同样爱上一个姑娘却不敢表白……

……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开机比预定日期推迟了近半个月,主要是拍摄许可证迟迟办不下来,那位法国制片人莉莎大妈亲自出马,通过大使馆向有关部门交涉,这才勉强办下来,但有言在先,拍可以,但在国内上映不行。

贺新提前两天赶往剧组报到,这次出门拍戏得两个月以后才能回来,临走时他留了把房子钥匙给程好。

她那边已经到人艺正式报到了,暂时依旧还住在学校宿舍,贺新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希望她能搬过来。程好虽然迟迟没有表态,但至少钥匙还是收了。

“到了剧组,别跟人起什么矛盾,有事一定要记得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有些事你不要出面,我来出面,有些话你不好说,我来说。”

“听说那边早晚温差很大,一定要注意保暖,小心着凉。”

“晚上一个人不要出去乱跑,一定要注意安全。”

“……”

红姐亲自开车送他去机场,一路上喋喋不休的嘱咐了他一大堆。大概是太久没有人这么跟他说话了,贺新非但没有感到烦,反而心里暖洋洋的。

戴斯杰原本想把拍摄地放在他原来插队的川省雅安,但实地考察发现,那里还跟二十多年前他离开那里时一样,依然没有通公路,从最近的省道到他当年插队的那个村子,光步行就要几个小时,而且那里的生活条件依旧非常艰苦,剧组里还有不少法国人,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显然不行。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初衷,把拍摄地点放到了风光秀丽的张家界。

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这里有直通京城的航班,而且选定的主要拍摄地——天门山,离市区也不是太远。

贺新到的时候,剧组的幕后人员,包括从法国来的摄影师和灯光师,已经在那里待了快一个月了,主要是因为拍摄许可证的耽误所造成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充足的时间,几乎踏遍了周围所有的山山水水,为正式开机拍摄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