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的启迪 > 第十四章 偏离轨道

第十四章 偏离轨道

朱棣这次格外大方,给了白天一个千户所的人,显然是很看重白天的能力的,虽然都是要现招募来的新兵,不过对于一个小小的村子来说,防卫也是够用了。

不过一千多人的粮食,却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抽一半的人下地干活,一半的人做军事训练,轮换着来,凭借着白天超越千年的军事训练眼光,在朱棣需要检阅军队战斗力的时候倒是不至于丢人。

其次,就是工匠的问题了,白天的理论能力很强,不过动手能力就不是很够了,所以还要招募一些没有入籍的匠人来保证自己的理论和发明能尽快落地。

再有就是人才的储备了,这是白天最头疼的,稍微有点文化有点心气的,都去研究做八股了,不过倒是有一群人对朱棣当年的做法不满,可以让人重金请了来,再忽悠忽悠,看看能不能策反几个有野心的跟他一起搞自然科学。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对未来路线的规划,他还没有头绪,他很怕自己一股脑放出来大批的理论,会被主流文化打压,最后泯然众人,还是先放出来产物再跟进理论,这样更容易被百姓接受一些。

不过,要从哪里入手,白天还没有头绪。

……

一个月后,三月中旬,在家咸鱼了半个月的白天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皇帝御驾亲征了,太子朱高炽监国,太孙朱瞻基随行,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都留在了京城。

朱棣另外招募了一千二百新兵,建立安乐所,锦衣卫百户白天升任安乐所千户,驻扎在京城百里之外,另派遣一百匠人听用。

这对白天来说,是个绝佳的好消息。

士兵到位,匠人到位,意味着白天的工作马上就能开展,而汉王赵王留在京城,显然会让百官的目光都放在夺嫡的二人身上。

白天摩拳擦掌的接收了一千二百新兵。

让他没想到的是,朱棣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朱棣给了安乐所三年的粮食配给,让白天喜悦非常,最让白天开心的是,给到白天的一千二百新兵,竟然全都是七八岁的孩童。

朱棣考虑到京师附近不可能有什么发生大型战争的机会,所以给到白天的士兵,大都是养生堂的孤儿,所以朱棣此举,也算给了这些孤儿们另一条活路。

在白天看来,孤儿们是什么?是未来的人才,就像一张白纸一样。

虽然年纪不大,也没学过什么东西,但是易于管理,还比较能接受白天的理念,这个年纪才正是最佳的启蒙年龄。

后世的孩童,聪明一点的六七岁上小学,愚笨些的到八岁,这才是接纳知识最好的时候。

被朱棣当做孤儿院院长的白天可没有丝毫被朱棣冷落的觉悟,左右不过是远离了政治中心而已,哪里比得上祖国未来的花朵重要。

白天拿起笔,写下“安乐所”三个大字,让匠人做了匾,挂在村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