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体征怎么样?”凌然手术做到一半,突然抬起头来,看向监视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发现任务完成度在掉。
当第二通路的血管重建,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凌然就发现,任务完成度,开始从75%,降到了74%,然后是73%,72%,71%……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凌然可以想到多种原因,但想要证实,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麻醉医生正襟危坐的端在监视器前,本来都无聊的要睡着了,这一刻突然惊醒似的,恐惧的看了一眼监视器,然后猛的站起来:“一切正常。”
说出这四个字的时候,麻醉医生的心脏才从180下的节拍缓下来,紧接着就是一身的冷汗和无奈。
普通手术里面,主刀询问麻醉师情况属于正常操作,但凌然明显不是正常的主刀。在此前的几场手术中,凌然都是自己看监视器来判断情况的。
这一次,凌然突兀的问“体征”,加上有祝同益院士在旁,麻醉医生感觉就像是被吓醒了似的。
好在监视器上的数据,确实是一切正常,才让麻醉医生的心情平复下来,西子捧心似的幽怨的望望凌然,再用手摸摸刘威晨的头,小声的道:“大郎没事儿,好着呢。”
凌然皱皱眉,干脆停下了手术,站到监视器前,看了起来。
麻醉医生感觉受到了挑战,也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再道:“病人的体征一切正常。”
凌然“恩”了一声,缓缓点头:“的确正常。”
“凌然,怎么了?”祝同益也走了过来,双手抱胸,略显疲倦。
“感觉不太好。”凌然道。
祝同益迟疑了几秒钟,他倒是很想问“要不要提前结束手术”,但是,考虑到手术是面向示教室的,祝同益就没有问出来。这时候,他稍微有些不高兴手术室里的视频了。
黑盒状态下的手术室会有种种问题,全程视频的手术室,依旧会有问题。尤其是自负的外科医生们,很容易因为他人的观察,而产生错误的手术判断。
纪天禄处理了一下手里的活计,坐着扭头,问:“现在呢?”
他同样没有问凌然要不要结束的话,但他本人的态度,本身就是明确的。
凌然陷入了思考当中。
承受压力,并做出判断是外科医生的工作。
凌然现在可以中止手术,以维持相对较高的跟腱修复水平。70%的跟腱功能不足以刘威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但足以维持他日常生活所需。
或者,凌然也可以更改方案,在祝同益的方案设计中,方案b和方案c都有不同方向的侧重。
“我们继续。”凌然转身回到了主刀位,继续进行血管网的重建。
完美级的跟腱修补术,完美级的断指再植,以及上百例的断指再植的经验,都不断的提醒凌然“血运第一”。
在现场的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凌然只能依靠理论坚持下去了。
病人需要的并不是保守的方案,否则,他根本用不着等待这么久,更改方案也只是病急乱投医,并没有证据显示,方案b和方案c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凌然一边做着血管吻合,一边承受着任务完成度下降的提示。
约莫40分钟左右,任务完成度已经降到了55%左右。
这个数字,等于说刘威晨的跟腱功能只回复到了55%,那别说是参加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了,日常生活都较为勉强了,跑跳都得非常小心。
就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的招牌来说,如果最终结果就是这样一个数字,那是完全不能达到标准的。
凌然扬了一下脖子,略作活动,再次道:“我们再检查一遍。”
纪天禄不解的看看凌然,依言检查起来。
约莫10分钟后,纪天禄回答:“应该没有问题。”
凌然点点头,一声不吭的再次进入了缝合状态。
系统的信息只能作为辅助,在检查不出问题的情况下,他只能相信自己的术中判断。
仅仅是延长两个小时的手术时间,不应该会有如此大幅度的完成度的降低的,唯一的可能,是他正在搭建的备用通路,对病人有不良影响。
但这是没道理的,就算是不进行手术重建,术后几个月的时间,人体自己也会完成血管的重建工作的,换言之,血管重建是人体所需要的。
如果要凌然猜想一个答案的话,他宁愿认为,未完成的备用通道,对病人有不良影响。
顶着这样的判断,凌然继续怀揣着压力,进行显微手术。
他的低气压,也不自觉的传染给了吕文斌,接着传染给了纪天禄,再是祝同益。
几个人对凌然都是颇有认同感的,现在看凌然如此郑重其事,都猜想到了情况有所变化。虽然从仪器和外观上看不出变化来,但是,有些不好的变化,并不是仪器能立即反应出来的。
吕文斌默默的拉钩,纪天禄也少了聊天调侃的兴趣,祝同益更是抱着胸,不知道脑袋里转着什么念头。
凌然还是受到了系统的任务完成度的影响,默默的加快了缝合的速度。